論中國民族主義的致命幻象與自由主義的終極救贖

一、引言:迷霧中的百年國族敘事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歷史進程無疑是一場關於「何為中國,何為中國人」的艱難尋索。在「百年屈辱」的宏大敘事下,民族主義應運而生,如同一劑強心針,旨在喚醒一個沉睡的古老文明,抵禦外侮。然而,這股曾被賦予救亡圖存神聖使命的思想潮流,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被不同的政治力量所塑造、利用,最終在中國共產黨手中,演變為一種高度同質化、極權化、排他性的意識形態武器,其唯一目的不是為了民族的真正復興,而是為了鞏固黨的絕對統治。

當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口號下,一種極其危險、煽動性的民族主義情緒正席捲中國社會。它將對外部世界的任何質疑與批評都簡化為對「中華民族」的仇恨,將個體的權利訴求與對普世價值的追求視為「勾結境外敵對勢力」的叛國行徑。這種民族主義的本質,並非真正的愛國,而是愛黨,並在無形中構建起一座禁錮中國人民思想、行動與靈魂的巨大牢籠。

本文將從宏觀歷史、制度工具化與本質性分析三個層次,系統性地論證:中國人民只有徹底拋棄這種被中共專制政權所異化和武器化的民族主義,才能真正擁抱自由主義,從而實現個體尊嚴與國家主權的終極和解,為中國帶來真正的繁榮與永續和平。

二、民族主義的歷史引介與在中國的異化之旅

民族主義並非中國的本土產物,而是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下從西方輸入的一種現代政治思想。其在中國的演變,可清晰地分為三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都體現了不同的內在邏輯與外部動因。

1. 晚清與民初: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 (1895-1949)

甲午戰爭的慘敗與清王朝的衰落,徹底粉碎了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天朝上國」觀念,為民族主義的引介創造了思想真空。梁啟超等啟蒙思想家是第一批將民族主義引入中國的先驅。他們在《少年中國說》中呼籲「少年中國」的誕生,將「國」從王朝概念轉變為現代意義上的「國民國家」(Nation-State)。這時期的民族主義,其核心目標是啟蒙民智、動員國民,以期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實現國家的獨立與強大。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則將民族主義與民主共和的理念緊密結合。他所倡導的民族主義,旨在建立一個獨立、自由、強盛的現代中國,並通過民權主義實現個體的政治參與與權利保障。然而,由於內憂外患,這種與自由主義相結合的民族主義在實踐中面臨巨大挑戰,同時隨著與共產黨的複雜鬥爭更是使其目標複雜化。

2. 中共建政初期:以階級敘事馴化民族主義 (1949-1978)

中共在奪取政權後,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將民族主義的巨大動員力,從對「國家」的忠誠轉化為對「黨」的絕對忠誠。毛澤東的策略是將民族主義的「國族」敘事,嵌套進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鬥爭」敘事中。他將中國的歷史定義為「被壓迫民族」反抗「帝國主義」的鬥爭,從而將中共的勝利合法化為民族的勝利。

在這一時期,中國的民族主義被極度簡化和工具化:

  • 民族認同被簡化為「階級」認同,只有「無產階級」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 民族主義成為對外排斥的工具,任何與西方國家的接觸都被視為「帝國主義的陰謀」。
  • 民族榮耀與個人福祉被徹底割裂,人民在飢餓、貧窮和政治運動中掙扎,卻被要求為「民族復興」的宏大敘事而犧牲一切。

3. 改革開放與後天安門時代:新威權主義下的民族主義工具化 (1979-至今)

鄧小平的專制改良(中共宣稱的”改革開發“),在經濟上讓中國融入了全球體系,但隨之而來的是思想上的「自由化」浪潮。1989年「六四事件」的爆發,讓中共意識到,僅靠階級敘事已無法維繫其統治的合法性。為了填補「共產主義理想」破滅後的意識形態真空,中共開始系統性地重新啟用並強化民族主義。

這種新時代的民族主義具有以下鮮明特徵:

  • 「百年國恥」的敘事復興: 中共系統性地重新書寫歷史,將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期間的歷史描繪為一個連續的、由西方列強造成的「百年屈辱」,從而將對外國的警惕和敵意深深植入國民意識中。
  • 經濟成就與國家榮耀的捆綁: 將經濟騰飛的成果,歸結於黨的英明領導,而非市場經濟的自由化,從而將「國家富強」與「黨的統治」畫上等號。
  • 「狼性外交」與「民族尊嚴」的等價交換: 通過煽動性的「戰狼外交」,將對外強硬的姿態包裝為維護民族尊嚴的唯一方式,從而轉移人民對國內社會矛盾的注意力。

這三個階段的演變清晰地展示了,民族主義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如何從一種啟蒙與救亡的思想,被中共逐步異化為一種服務於其專制統治、壓制個體自由的工具。

三、中共民族主義的系統性工具化剖析

中共對民族主義的運用,遠非簡單的口號宣傳,而是一套嚴密、複雜、多維度的系統性工程。它是一場「國家總體戰」中的「認知戰」(Cognitive Warfare),旨在從根本上塑造和控制中國人民的思維。

1. 制度與結構層:將民族主義嵌入國家機器

中共將民族主義作為核心政治工具,並將其制度化、組織化。這包括:

  • 教育系統: 中小學及大學教材被全面改寫,強化「百年屈辱」與「中共救國」的單一敘事,將個人對國家的忠誠直接等同於對黨的忠誠。
  • 軍隊: 軍隊的核心使命從「保衛國家」被定義為「保衛黨」。軍人被灌輸的榮譽感,是為實現黨的「偉大復興」而戰,而非為保衛人民的自由與權利而戰。
  • 信息監控: 「防火牆」的存在不僅是為了審查信息,更是為了構建一個單向度的民族主義信息繭房。任何挑戰官方民族主義敘事的聲音,都會被迅速抹殺。

2. 認知與心理層:利用敘事與情感進行操控

中共的民族主義敘事,是一種精巧的心理操控:

  • 「受害者」敘事: 通過不斷強調歷史上的不公與屈辱,製造一種「全世界都想害我」的受害者心態。這種心態為對外強硬、對內壓制提供了正當性。
  • 「驕傲」與「自卑」的迴圈: 國民被灌輸對國家成就的無限驕傲,同時又被告知這種成就隨時可能被外部勢力破壞,從而產生一種揮之不去的自卑與不安全感,導致他們更加依賴黨的保護。
  • 「情感勒索」: 任何對中共的批評,都會被視為對「中國人」這個群體的背叛,從而讓個體在巨大的道德壓力下選擇沉默。

中共民族主義運作的系統性框架

3. 外部擴張與超限戰:民族主義的跨國投射

這種內部的民族主義,其最終目的並非僅限於內部維穩,更是其對外擴張的意識形態武器。

  • 超限戰理論: 將民族主義作為一種「非傳統」的戰爭形式,運用於外交、經濟、法律、網絡等各個領域,旨在不戰而屈人之兵。
  • 「一帶一路」: 披著經濟合作外衣的戰略擴張,利用民族主義的集體榮耀感,讓中國人民為其在全球的戰略部署買單。
  • 跨國鎮壓: 民族主義也成為中共跨國鎮壓海外華人、異議人士的藉口。任何與中共觀點相左的海外華人,都會被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所攻擊,甚至威脅其在中國的親屬。

四、民族主義的致命缺陷:對公民權利的根本性威脅

民族主義的最終受害者,是每一個被其所捆綁的個體。它與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自由主義,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1. 對個體生命與生存權利的威脅

民族主義的本質是集體主義,它將集體的榮耀置於個體的生命之上。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個體的生命、財產、尊嚴都可以為了所謂「國家利益」而犧牲。

  • COVID-19 疫情: 疫情初期,中共將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動員民族主義情緒,將科學調查視為「對中國的攻擊」。同時,為了所謂的「清零」政策,人民的生存權、醫療權、財產權被集體犧牲。
  • 經濟崩潰與金融危機: 當前,中國面臨嚴重的經濟挑戰。然而,任何對此的批評都會被視為「唱衰中國」的民族叛徒。這種民族主義情緒掩蓋了問題的真實性,讓個體在經濟崩潰中無處可逃,無法維護自己的基本生存權。

2. 對追求幸福權利的剝奪

自由主義的核心是保障個體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包括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財產權。民族主義則將這些視為「個人主義」的毒瘤。

  • 言論自由: 民族主義要求思想的統一與同質化。任何質疑官方敘事的聲音,都會被貼上「恨國黨」、「漢奸」的標籤,遭到社會性排斥乃至法律懲處。
  • 財產權: 在民族主義的口號下,私有財產的保障變得脆弱。土地、企業甚至個人的存款,都可能在所謂的「國家需要」下被輕易剝奪。

五、自由主義的終極救贖:重建人與國家的正常關係

拋棄民族主義,擁抱自由主義,不僅僅是政治選擇,更是對人性、對個體尊嚴的最終回歸。自由主義所倡導的普世價值,正是中國人民實現真正幸福與繁榮的唯一路徑。

  • 個人主權至上: 自由主義認為,國家是為了服務個體而存在的,而非相反。個人的權利與尊嚴,是任何國家機器都不可侵犯的底線。
  • 法治與權力制衡: 自由主義主張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權力制衡來防止國家機器的無限擴張。在一個法治社會中,個人的權利得到了制度性的保障,而非隨意被「國家利益」所犧牲。
  • 市場經濟與繁榮: 自由主義的核心經濟理念是保障私有財產權與自由市場。這正是驅動創新、創造財富、實現社會繁榮的真正動力。

六、結論:一場關乎靈魂的選擇

中國人民長久以來被灌輸,民族主義是實現「富國強兵」的唯一路徑。然而,這場歷史性的試驗已經證明,被專制政權所異化的民族主義,只能帶來一個強大的黨國,而不是一個自由、強盛、受人尊重的國家。它剝奪了個體的自由,壓制了思想的多元,將整個民族引向一條與文明世界背道而馳的危險之路。

真正的民族尊嚴,從來不是通過對外示強或對內壓制來獲得,而是建立在每一個個體都能享有充分自由與權利、國家能得到國際社會普遍尊重的基礎上。這正是自由主義所承諾的。因此,拋棄民族主義的枷鎖,擁抱自由主義的普世價值,不僅僅是為了反抗一個專制政權,更是為了每一位中國人自己,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贏得一個真正自由、安全與繁榮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Yan, L.-M., Kang, S., & Hu, S. (2020). Unusual Features of the SARS-CoV-2 Genome Suggesting Sophisticated Laboratory Modification Rather Than Natural Evolution and Delineation of Its Probable Synthetic Route. Yan Research –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Team. [uploaded:The_Yan_Report.pdf]
  2. Yan, L.-M., Kang, S., & Hu, S. (2020). SARS-CoV-2 Is an Unrestricted Bioweapon: A Truth Revealed through Uncovering a Large-Scale, Organized Scientific Fraud. Yan Research –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Team. [uploaded:The 2nd Yan Report.pdf]
  3. Yan, L.-M., Kang, S., & Hu, S. (2021). The Wuhan Laboratory Origin of SARS-CoV-2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Yan Reports Are Further Proved by the Failure of Two Uninvited “Peer Reviews”. Yan Research –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Team. [uploaded:Combined_responses_1.pdf]
  4. Yan, L.-M., Kang, S., & Hu, S. (2021). CNN Used Lies and Misinformation to Muddle the Water on the Origin of SARS-CoV-2. Yan Research –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Team. [uploaded:The_Yan_response_to_CNN.pdf]
  5. 張康 (2022). 話語博弈下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敘事策略研究—以新冠溯源議題為例. 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uploaded:话语博弈下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叙事策略研究_张康_unlocked.pdf]
  6. 曾曉栩 (2024). 美國智庫與美國對華認知戰. 理論 | 學家論壇. [uploaded:美国智库与美国对华认知战.pdf]
  7. 米若玉 (2022). 美國主流電視媒體針對新冠肺炎病毒溯源問題污名我國的報導研究. 北京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uploaded:美国主流电视媒体针对新冠肺…溯源问题污名我国的报道研究_米若玉.pdf]
  8. 楊成光, 陳成鑫 (2025). 美國開源情報戰略的演進邏輯及對華啟示.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 Application, Vol. 48 No. 1. [uploaded:美国开源情报战略的演进逻辑及对华启示杨成光.pdf]
  9. Free Chinese People. (n.d.). 東部南部戰區給廣東省軍區下達戰前動員高層秘密會議錄音. [uploaded:东部南部战区给广东省军区下达战前动员高层秘密会议录音 _ Free Chinese People.pdf]
  10. The Federalist. (2020). Unrestricted Bioweapon: Dr. Li-Meng Yan’s bombshell report on the origin of SARS-CoV-2. Retrieved from https://thefederalist.com/
  11. Pompeo, M. (2021). A New American Century: Why the CCP is the existential threat to freedom. Public speech at the Nixon Presidential Library.
  12. Varghese, J. (2021). The weaponization of nationalism: How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ses it for domestic control. Hudson Institute Report.
  13. Halperin, M. (2018). The rise of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and its impact on global democracy.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4. The U.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2022).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 competi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White House.
  15. The Atlantic Council. (2023). Chinese Information Warfare: A guide to Beijing’s global narrative manipulation.
  16. Miller, A. (2019). The ‘Century of Humiliation’ and its role in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25(3), 45-67.
  17. Finkel, M. (2021). Wolf Warrior Diplomacy: The new face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oreign Affairs, 100(2), 89-102.
  18. Freedom House. (2023). Freedom in the World: China. Annual Report.
  19. Human Rights Watch. (2022). China: Events of 2021. Annual Report.
  20. The Rand Corporation. (2020). The New Competition: Understanding the CCP’s strategic threat.
  21. The Project on China’s Information Operations. (2023). Decoding the CCP’s Narrative: A guide to its disinformation tac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22.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2022).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23.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3). Countering PRC Disinformation.
  24. The Five Eyes Alliance. (2023). Joint statement on countering foreign interference.
  25. The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2022). 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26. The World Bank. (2023).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27.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21). The futur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 new era of state control.
  28. The European Union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 (2022). China’s geopolitical ambitions.
  29. The U.S.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2023). Democracy in Retreat: A global report.
  30.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23). The impact of state control on innovation.
  31.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23).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32. The Economist. (2022). The new nationalism.
  33.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3). How China’s economic woes are fueling nationalism.
  34. The New York Times. (2021). Behind China’s ‘Wolf Warrior’ Diplomacy.
  35. The National Constitution Center. (n.d.). The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Liberty.
  36. The Cato Institute. (2022). The benefits of free markets.
  37.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23). The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38. The Mises Institute. (2020). The false promise of collectivism.
  39. Smith, A. (1776). The Wealth of Nations.
  40. Hayek, F. A. (1944). The Road to Serfdom.
  41. Locke, J. (1689).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42. Mill, J. S. (1859). On Liberty.
  43. Friedman, M. (1962). Capitalism and Freedom.
  44. Marx, K. (1848).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45. Lenin, V. (1917).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46. Hitler, A. (1925). Mein Kampf.
  47. Mussolini, B. (1932). The Doctrine of Fascism.
  48. Arendt, H. (1951).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49. Popper, K. (1945).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50. Snyder, T. (2018). The Road to Unfreedom: Russia, Europe, America.
  51. Fukuyama, F. (1992).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52. Huntington, S. (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53. Sunstein, C. (2018). The World According to Star Wars.
  54. Yan, P. (2023).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How the CCP controls the internet. In Cyber Warfare: A Global Perspective.
  55. Luttwak, E. N. (1999). Turbo-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56. Posen, B. R. (2015). The Rise of Illiberal Nationalism.
  57. Hobsbawm, E.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58. Anderson, B.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59. Schumpeter, J. (1942).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60. Mearsheimer, J. (2014).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61. Allison, G. (2017).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
  62. Kissinger, H. (2011). On China.
  63. Shirk, S. L. (2022). China’s Gilded Age: The Paradox of Economic Boom and Political Repression.
  64. Ma, Y. (2021).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China: A new form of totalitarianism?.
  65. Feng, Y. (2020). China’s COVID-19 response: A model of state contro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66. Chen, X. (2022). The New Cold War: How China is challenging the liberal world order.
  67.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23).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its evolving role.
  68.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3). China Military Power Report.
  69. The Hoover Institution. (2023). The CCP’s ideological toolkit.
  70. The Atlantic Council. (2022). China’s global governance ambitions.
  71. Human Rights Foundation. (2023). The digital authoritarianism of the CCP.
  72. The Wilson Center. (2021). A New Era of Nationalism in China.
  73.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2023). Resolution on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China.

Related Articles

民族主義的極權煉金術:從啟蒙思想武器到中共統治的雙重鎖鏈

本文系統剖析民族主義從西方啟蒙思潮到被中共極權劫持的演變。文章回溯民族主義在晚清的引入與發展,論證中共如何從階級鬥爭轉向民族主義,將其作為1989年後政權合法性的核心。本文將從行為、制度、本質三層面,揭示其在外交、輿論、教育與軍事領域的系統性應用,最終論證民族主義已淪為服務於中共生存性威脅、對內壓制與對外擴張的「超限戰」工具。

“宇宙马蹄”现超巨质量黑洞,或为已知最庞大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8月21日】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发布消息称,天文学家在著名的“宇宙马蹄”(Cosmic Horseshoe)星系中探测到一颗约 360 亿个太阳质量的超巨质量黑洞,体量约为银河系中心人马座 A 的 1 万倍。该星系规模庞大,能将身后星系的光扭曲成马蹄形的爱因斯坦环。 此次测定把强引力透镜与恒星运动学相结合:黑洞既改变了附近光线的传播路径,也使宿主星系内层恒星以接近 400 公里/秒的速度运行。研究者据此给出更为稳健的质量估计。朴茨茅斯大学托马斯·科莱特教授表示:“这是已发现的前十名最庞大黑洞之一,很可能就是最大的。” 这是一颗“休眠”黑洞,观测时并未吞噬物质,探测完全依赖其引力效应,距离地球约 50 亿光年。论文第一作者卡洛斯·梅洛称,这一方法可在全宇宙范围内识别并测量“沉默”的超巨质量黑洞。 研究团队指出,“宇宙马蹄”的宿主属于化石星系群,极可能由多次并合形成;相关发现将有助于理解黑洞与星系共同演化以及类星体反馈如何抑制恒星形成。团队计划借助欧空局“欧几里得”望远镜数据,系统搜寻更多此类隐匿巨兽。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