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借“大豆会议”暗中动员隐蔽力量 随时借机搞事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8月24日】
8月22日的“中美大豆产业合作伙伴早餐会”表面是产业交流,实质是借公开舞台在美国本土做统战动员与渗透铺垫。会议把“农业去政治化、占比很小、给合作就有订单”当作统一口径,对准州郡官员、行业协会、大学推广体系与地方政要,意在先用话术塑形、再把人从会场导流到闭门对接,最终在美国内部培育能替其发声、能对冲联邦安全审查的在地代言网络。
首先,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说的“农业不应被政治化、农业用地占比不足0.03%无需忧虑、大豆出口下滑都是美国之过”是刻意的偷换概念与因果倒置。国家安全问题从来不是多少的全国占比,而在“位置与控制权”:只要挨着军事基地、能源通信枢纽、粮食与交通节点,哪怕是一小块地也可能成为高风险点;这就是为何联邦对基地周边不动产的审查持续加码、多个州已出现强制出售与罚款的执法先例。至于上半年美对华农品出口下滑,现实是中共在主动加大从巴西等地的采购,才造成对美订单走弱。川普政府第一任期,中共承诺的购买大豆并未兑现;川普政府第二任期,虽美中公开版贸易协议没有与大豆相关的内容,但川普总统发文要求中共购买至少四倍大豆,随即关税协议延期90天,足以说明非公开版是有这套叙事的。那么中共会买吗?绝对不会,他们从来都不会好好履行约定。
中共很清楚,美国知道他们干了什么坏事,但依旧要如此高调的公开扭曲事实。你就明白,这背后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表面叙事的那套。
这场早餐会的来由是USSEC在华盛顿举办年度峰会期间的固定式“伙伴交流”侧会。美国大豆出口行业每年都会借年度峰会把主要买家与政策圈拉到同一城市,安排清晨时段的“早餐会/接待会”,一方面满足行业社交与信息互换,另一方面为潜在订单或政策沟通造场景;今年恰逢对华农品出口上半年大幅走弱与90天关税展期并行,侧会自然被“中国议题”主导。
中共这次出手的目的之一,是切割贸易与安全、制造“行业—国安”叙事对冲,让地方与行业替它对联邦安全体系施压。中共要把“基地周边与控制链条”的专业安全议题硬拽成“就业与价格”的民生冲突,用“别让农民埋单”“我们只想合作”的姿态去争取地方媒体与票仓的同情,继而在州议会、行业协会与听证场合形成看似“自发”的呼声,削弱CFIUS扩围与州级禁限购/处置的政治正当性。
中共的组织路径是借产业大会外衣做公开筛人、私下固线,按“公开活动—闭门圆桌—访华邀约—倡议信/证词”的管道推进在地代言网络。早餐会这种轻量场合最利于初筛对象:谁在现场接话、谁会后停留、谁愿被邀请进更小的圆桌与后续考察,组织方一目了然;随后以“合作备忘录、地方倡议、学术项目、行业呼吁信”等形式固化关系,把公共外交的门面转化为州郡层面可用的影响力与施压工具,大使馆在其中提供“合法场地、资金外衣与联络身份”的桥头堡功能。
最终目标不是一船一船的美豆,而是为已在美国境内预置的敏感据点与人员网络争取更安全的生存空间并在非常时期制造大规模混乱。基于已掌握的情报,被中资拿下或渗透控制的部分农业用地并非孤立资产,而是渗透节点:其上有非法越境进入的中方人员长期掩蔽,也有可在危机时刻启用的硬件与物资,指向的不是商业回报而是对美国社会与军事设施的扰乱与牵制;在这种战略下,中共不会退回敏感农地,也不会回头大规模买美豆,它需要的是让“占比很小”的口号盖过“位置与控制”的事实、让“别让农民埋单”的情绪压过“基地周边不能失控”的原则,从而为既有布点赢得更多时间与活动余地。再想想中共目前在各领域的处境,真的是王朝末年,毋庸置疑,他们绝对要在美国内部搞事。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