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亲手撕掉了川普总统递给的最后的“无核化”门票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8月27日】
8月25日,川普总统把话挑明:美国仍是最强核国家,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美国正与俄、中推进“无核化”,而且俄罗斯愿意做,我认为中国也会愿意做。最后这句话是具有明确警告意味的! Lude Press
不到48小时,中共外交部在8月27日给出拒绝书——要求中国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至此,机会与选择的界线被划出:川普总统递出的是“广义无核化”的门票,走进去就是分阶段 CVID(国际无核化标准,即完全、可验证、不可逆的拆除/无核化),走不进去就等于选择对抗到底。因为这是核相关的问题,这很可能也是中共最后一次可以体面被灭的机会。
答应“无核化”意味着:彻彻底底的 Open Up China,意味着中共最机密的信息,比如马兰基地的状况会直接呈现在世界核心层,里面的种种邪恶都会被曝光,所以习共必然不会答应。

把时间线拉长看更清楚。拜登时期,华盛顿试图把普京、习近平纳入“核不扩散”的旧框架,习近平直接拒绝——那是给台阶的版本。川普第二任期把目标升级为“无核化”,不是口号,而是先冻结、再核查、再拆解:冻结新增弹头与产能,递交全要素清单,开放驻场核查与远程监控,随后对离心机/后处理/快堆与投送系统做不可逆处置,并对高丰度材料做下混与托管。这一套意味着从“纸面承诺”进入“可验证执行”。普京已口头进场,等的是北京的明确态度。北京给出的不是条件式入场,而是把门关死。
为什么会关死?答案在事实面前。首先,威慑范式已经被打破。以色列与美国对深埋目标的精准打击,直接把“抱核=安全”的旧逻辑翻成“抱核=高价值靶标”。杜金6月在公开节目里承认:核威慑正在崩塌,核设施都能被打,那就没有禁区。那意味着继续扩核,不是赢得筹码,而是把更多关键资产摆到火线上。其次,中共正处在扩核冲刺期,这是美军方与多家智库持续报告的共识,你把用电量异常当作情报侧证,结合井群建设、投送平台扩容、材料端布局,就是一条清晰的产业链与工程链。第三,中共口头的“最低限度+不首先使用”与现实动作相冲突。真是最低限度,就最应该接受清单与核查把规模锁死;真是不首先使用,就最应该允许持续监测与封印来证明政策可信。拒绝入场,等于拒绝证明。
中共拿“不对称”当借口,也站不住。军控谈判从来不是“同数对等”,而是按库存、产能、投送三轴设比例阈值与时间表,美俄本就不完全对称,仍然能谈。所谓“不合理、不现实”,实质只有一句话:扩核不能停、核查不能有、时间必须拖。原因也不复杂:核武被中共当作政权末期的压舱石,既是对内维稳的神主牌,也是对外交易的最后门票。问题在于,范式改写之后,这张门票已开始贬值——“午夜之锤”把深埋目标打成物理意义上的失能,你继续把资源押在核链条上,就是把更多国运换成一堆随时可能被外科手术式打掉的固定靶。
再看对外与对内话语的矛盾。2021年美俄在日内瓦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绝不能打”,2022年五核国领导人也重申相同立场。如果承认这句话成立,那么通向结论的唯一道路就是广义无核化的执行表,而不是在“最低限度”的话术里做文字游戏。北京一边背诵NFU与和平贡献,一边拒绝三边框架、加速材料与投送能力建设,这不是“战略模糊”,这是“事实清楚”。而且在俄罗斯已被拉进来讨论冻结与核查流程的情况下,中共的拒绝把自己推到聚光灯中心,外部世界得到的唯一信号是:它要在最短时间把扩核既成事实巩固到“难以回退”的程度。这是负隅顽抗的标准动作——拖、藏、扩,三件事同时做。
美国的路线也很清楚,不再消耗在空洞的政治宣示,而是把流程变成带强制条款的执行表。先是冻结令与清单时限,接着是核查通道的技术包:驻场频突抽查、断电/停机传感、材料账与设备账的交叉核对、空天遥感与物联网封印,再往下是去产能与材料处置的不可逆节点,最后是“自动回跳制裁”——一旦违约,金融、海运、再保险、军民两用供应链与资本市场的门逐级关。俄罗斯愿意配合示范,世界就有了对照组;北京如果继续拒绝,代价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具象,不是“谴责”,而是账单。
很多人还沉浸在旧叙事里,觉得核大国之间最终会回到“彼此顾忌”的均衡。现实在变:当精确打击、硬化穿透与实时感知把“掩体安全”这个前提拿掉,核武从“战略威慑资产”逐步转成“战略风险负债”。这正是川普这次公开把“无核化”端上桌面的背景。8月25日,他给了北京最后的体面出口:和俄国一道,先冻结、进核查,再谈比例与节奏。8月27日,北京不但拒绝,还试图用“量级差异”把门关死。对外,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共选择继续扩核、拒绝核查;对内,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准备把国民经济与社会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一条会把全国带到火线上的赛道上。
从这里往后,看几个实事指标即可判断方向,不用听口号。新导弹井群与潜射平台的动工和下水节奏会不会放缓;浓缩与后处理侧的负荷与设备采购是否转入更隐蔽的渠道;涉核企业的海运、保险与美元结算是否开始遇到系统性障碍;成品油与大宗物资的调度是否出现“核相关优先”的结构性倾斜。如果这些指标仍然向上跑,那就说明北京不仅拒绝了门票,而且踩下了油门。那样的话,国际对其核链条的二级、三级制裁会快速压上,技术与资金的阀门会一档一档关紧,配套的是对关键硬目标的威慑展示会越来越“贴脸”。到那一步,“不合理不现实”的话术就不再重要,现实会替它收场。
这就是结论:川普在8月25日递出的是最后一次体面解决核问题的机会,习近平在8月27日把它撕了。无核化是新时代的标签,不是姿态;谁坚持抱核、拒绝核查,谁就把自己放在了精确打击与制度性脱钩的双重夹层里。中共选择了负隅顽抗的路线,接下来只剩两条路径:要么尽快掉头、补票进场,要么直面新范式下的系统性清算。我们拭目以待。
扩展阅读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