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发出警示:中国洗钱网络对美国金融体系构成重大威胁

FinCEN Issues Advisory and Financial Trend Analysis on Chinese Money Laundering Networks
金融犯罪执法局就“中国洗钱网络”发布警示通告与金融趋势分析
2025年8月28日
华盛顿——美国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FinCEN)今日就中国洗钱网络(Chinese Money Laundering Networks,CMLNs)发出警示,指出其对美国金融体系构成重大威胁(significant threat)。
金融犯罪执法局发布:
(1)一份《警示通告》(Advisory),敦促各金融机构警惕墨西哥境内贩毒集团(其中数家已被指定为“外国恐怖组织”)利用中国洗钱网络的行为;
(2)一份《金融趋势分析》(Financial Trend Analysis,FTA),凸显中国洗钱网络在美国活动的范围与广度。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持有人有关联的洗钱网络,使贩毒集团得以用芬太尼毒害美国人、实施人口贩运,并在我们伟大国家的各地社区制造灾难。”负责反恐与金融情报事务的财政部副部长约翰·K·赫尔利(John K. Hurley)表示,“美国不会袖手旁观,任由不法分子通过我们的金融体系清洗赃款。今天发布的《警示通告》和《金融趋势分析》强化了财政部与执法部门持续打击中国洗钱网络的工作,也将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非法活动迹象。”
“中国洗钱网络具有全球性与渗透性,必须予以摧毁。”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主任安德里娅·加基(Andrea Gacki)表示,“这些网络为墨西哥贩毒集团洗钱,同时还牵涉到美国境内与全球范围内的其他重大地下资金转移方案。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的《警示通告》和《金融趋势分析》支持财政部与我们的执法和国际伙伴继续努力,从资金上击溃跨国犯罪组织及其帮凶。”
《银行保密法》(BSA)报告凸显中国洗钱网络在美活动的广度
- 如《金融趋势分析》所述,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分析了金融机构在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提交、与疑似中国洗钱网络相关活动有关的 137153 份《银行保密法》报告(下称“数据集”),所涉可疑交易总额约 3120 亿美元。
- 《警示通告》和《金融趋势分析》指出,中国洗钱网络在为毒品贩运所得洗钱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还牵涉诈骗、人口贩运与偷渡等多类非法活动。
-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护照的私人个体在这些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在明知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中国洗钱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洗钱。
贩毒集团正利用中国洗钱网络清洗非法收益
- 中国洗钱网络属于职业洗钱团伙,广为墨西哥贩毒集团用以在美国清洗毒资。
- 中国洗钱网络与墨西哥贩毒集团之间的业务关系,部分由墨西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所推动:
- 墨西哥的货币限制使大量美元难以存入墨西哥金融机构,从而阻碍贩毒集团通过墨西哥正规金融体系进行洗钱;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汇管制法律限制中国公民每年可向境外转移的资金规模。
在美国境内,中国洗钱网络可能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广告,或利用涉及中国公民及/或企业的私人关系网络,将其从墨西哥贩毒集团购得的美元出售给希望规避中国外汇管制的需求方。
最终,中国公民对大额美元的需求与贩毒集团清洗其美元赃款的需要,形成了一种互利关系:贩毒集团将其非法所得美元卖给中国洗钱网络,而中国洗钱网络再把美元转售给意图规避中国外汇管制的中国公民。
中国洗钱网络还涉入其他类型非法活动
- 金融机构在该数据集中提交了 1675 份《银行保密法》报告,指称存在与人口贩运或偷渡有关的可疑活动。
- 金融机构还提交了 43 份《银行保密法》报告,涉及约 7.66 亿美元可疑资金,关联 83 家成人与老年日间照护中心(上述机构地址均位于纽约)。
- 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亦在数据集中识别出 108 份《银行保密法》报告,涉潜在与医疗欺诈、老年人虐待及可疑博彩活动相关的入账资金。
中国洗钱网络采用多种手法洗钱,并可能在金融机构内招募内应
- 为洗白贩毒集团的非法资金,中国洗钱网络常使用基于贸易的洗钱(TBML)、“人头账户/钱骡”(money mule)以及“镜像交易网络/镜像换汇网络”(mirror transactions)等手法。
- 中国洗钱网络可能招募金融机构员工充当同谋“内应”,或将其成员渗透并安插进金融机构内部,以便支援网络运作。
- 中国洗钱网络还可能向“钱骡”提供伪造的中国护照,用于开立账户并实施其他非法金融行为。
中国洗钱网络或协助以非法所得购买不动产
- 金融机构在该数据集中提交了 17389 份与不动产领域相关的《银行保密法》报告,涉及逾 537 亿美元可疑资金。
- 中国洗钱网络可能通过“钱骡”或空壳公司购置不动产,既可作为网络自有投资,也可作为中国境内高净值客户的资产配置。
- 中国洗钱网络可能在美国不动产领域中,通过复杂的分层交易、引入第三方,最终实现将非法所得整合进不动产市场,以完成“洗白”。
- 中国洗钱网络可能瞄准高价值市场,并借力对美国不动产有强烈兴趣的中国投资者。
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发布与中国洗钱网络相关的关键可疑信号,提醒金融机构
- 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已归纳“红旗指标”,帮助金融机构发现、阻断并报告与中国洗钱网络清洗非法资金相关的可疑活动。
- 在由“钱骡”开立账户的情形中,这些“钱骡”在开户尽职调查中可能申报其职业为“学生”“家庭主妇”“退休人员”“体力劳动者”等通常不会发生大额或高频交易的身份,由此引发账户存在大量无法解释财富的可疑点。
- 有关红旗指标的完整清单,请参阅《警示通告》全文。
— 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警示通告》(Advisory)请在线查阅。
— 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金融趋势分析》(FTA)请在线查阅。
关于本新闻稿内容的疑问或意见,请通过 www.fincen.gov/contact 向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局法规支持部门提交咨询。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