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端”的惊雷:胡塞高层12人瞬间被抹去,习近平的心理阴影有多大?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9月1日】

8月28日的萨那空袭,把胡塞武装的“内阁”一锅端了——连同“总理”艾哈迈德·拉哈维在内,多名部长当场遇袭身亡。9月1日,萨那最大清真寺万人送葬,胡塞方面公开承认拉哈维等高层死亡,并誓言报复。这不是前线拉扯,而是对准指挥层的“斩首式”打击,速度快、情报准、窗口短,给所有仰赖“代理人作战”的政权上了一堂冷酷的课。

对北京的心理冲击,不在“谁死了”本身,而在“怎么死的”:

  • 零预警、直取中枢:以色列情报主导的精确打击,选择胡塞高层集中开会/听训的时段下手,信息链路、目标指示和火力到达实现“时空叠加”,留给对方的反应时间几乎为零。对于习当局而言,这意味着一旦其海外“小兄弟”集中亮相、合影作秀,都会变成可计算、可预测、可命中的“时间-地点解”。
  • 组织替补≠指挥恢复:胡塞迅速推“代理总理”顶上,但这只是“职位补缺”,不是“作战恢复”。当你在一次打击中同时失去外交、能源/电力、信息、文化/传媒、社会事务等多个链路的主管官员,真正塌陷的是跨部门协同与决策效率。北京很清楚,这类塌方式损失,靠“换人+喊话”补不回来。
  • 舆论与震慑的双重外溢:葬礼人山人海、口号震天响,但外部看到的是:第一次把胡塞高层“打到出殡”的既成事实。这类“事实传播”远比任何口水战有力,也让其他“轴心—代理人”链条里的参与者迅速做风险再评估。

北京为什么会“心里发凉”?因为胡塞并非孤例,而是它在中东—红海叙事中的一块“样板”。过去一年多,胡塞拿“反以、扰航运”当政治筹码;北京方面在对外宣传上则保持“选择性同情”和“责任模糊”,国内外喉舌也在第一时间用“以色列空袭致总理身亡”的框架转述事件,试图把舆论重心导向“后果”,而非“胡塞先前的行动-报复链”。这正好暴露出北京对“代理人失血”的敏感和焦灼。

更扎心的是“可复制性”。对中共最要命的不是这一次,而是这样的打法在多个战场已被实证为“可复制”:情报穿透、窗口捕捉、跨境远打—再辅以海上交通线点穴,形成“杀伤+约束”的组合拳。胡塞被打掉“内阁级”头面后,随即对以方关联油轮发射导弹以示强硬,但并未改变既成损失,只会拉高自身被持续清剿的概率。在北京视角里,这等于把“代理人反噬—再受惩罚”的闭环演示了一遍。

对中共的三点“心理阴影面积”:

  1. “我能护谁”开始变成“我还能护多久”:当对手把你代理人的“会场瞬间”变成“打击窗口”,你对外的“政治保证”会迅速贬值。胡塞今天的结局,是明天任何受北京话语鼓励的“伙伴”的风险样本。
  2. “集中露面=集中暴露”的恐惧:高层合会、对外宣誓、直播造势,这些对专制体系很重要的“仪式感”,在精确打击时代却成了“自暴其短”。北京无法不联想到自身海外节点与座上宾出入的“暴露度”。
  3. 叙事破产的加速器:当中国官方与友媒忙着强调“伤亡”与“愤怒”,国际主流报道却把“首度实现对胡塞高层的成功斩首”作为核心事实。叙事权被事实碾压,这会反噬北京长期经营的“和平调停者”人设。

结论很残酷:胡塞的这次“沉舟”,不是北京棋盘上可随手丢弃的一枚卒子,而是一次对“整条代理人链条安全感”的系统性打击。当你的“朋友们”发现,站到你这一边,可能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被一锅端,谁还愿意替你出面撑场?这才是让中南海夜不能寐的地方。

Related Articles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总统普京 下周将接连访华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8月24日】 据中共《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将于2025年8月25—26日访华,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并出席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下周将开启为期四天的中国之行。期间俄中双方代表团将举行大规模会谈。 备注:

习共热脸帖了冷屁股:莫迪会后直接走人 绝不参加9.3邪恶阅兵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9月1日】 亚洲 9月1日,上合峰会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同印度总理莫迪会晤期间,普京讲的笑话让莫迪开怀大笑,两人始终握着手,一路笑容满面。会后两人共乘普京的“阿鲁斯(Aurus)”专车前往会谈地点,两人单独交谈超过50分钟。 上合峰会结束后,莫迪专门发贴说:我结束了对中国的富有成果的访问….这意味着:印度总理此行对中共国的访问已经结束,绝不参加九三邪恶阅兵,绝不为中共编造的虚假叙事站台。 中共自习近平亲口说出“龙象共舞”后,观察者网更是单独开了一个版面,红色字体书写“龙象之间”,简直“舔”到极致。而另一方面,中共的狗头耗子头专家们又不得不出来为“莫迪不参加九三军演”找理由,说:印度官方直到王毅去了印度后才发布声明要参加上合峰会;后来莫迪先去了日本,且日本明确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兵,所以日印在二战问题上是存在默契的;同时又说莫迪七年来首次到中共国,是因为美关税的原因;最后又说不能对印度有过高期待。 可见习近平亲自出马的“大国”外交都失败了!所以王朝末年的结局注定是墙倒众人推。

国民党前高层及其他亲共团体共数十名 将参加中共九三阅兵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1日】 据台湾国家安全部门掌握,台湾多位统派及泛蓝人士已确认或计划出席中共九三阅兵。拟出席名单包括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前秘书长李乾龙、国民党中常委何鹰鹭。 包括新党主席吴成典率副主席李胜峰与 10 余名党员参加;劳动党主席吴荣元、统一联盟党副主席李尚贤;台南市黄埔三军五校校友会创会理事长李春峰将带领 10 余名会员及眷属参加。

外交崩塌后的末期操作:中共挑拨美印无果,印度总体向西,上合也托不起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8月24日】 中共外交已彻底崩溃,王毅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之行接连失败,临近上合峰会之际,中共文宣马力全开,无下限的全力挑拨美印关系,但陷入王朝末年的习共,做的任何事情、拿出的任何筹码,都无法延缓其必死的结局。 8月6日,白宫签署对印再加征25%(合计50%)的行政令。8月18-19日,王毅在新德里会见苏杰生和莫迪、印度恢复对中国公民旅游签证并吹风重启直航。8月20日,妮基·黑利与德雷克塞尔在《Newsweek》主张为对抗中共而重建美印。同时在社交媒体发帖说:印度必须认真对待川普总统的观点,并与白宫合作找到解决方案,越快越好。为了应对中国,美国必须与印度结成朋友。美国和印度联手对抗中国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帮助印度对抗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帮助印度在经济和军事上对抗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越早越好。8月31日-9月1日,莫迪赴天津出席上合峰会。 8月24日,中共观察者网一篇文宣:《印度裔的黑利不安好心:为联手对抗中国,美印必须结成朋友》。中共首先给黑利贴上“印度裔”、“偏袒印度”的标签,来转移论证。其次,将“关税”等同于“美印决裂”,很明显在偷换概念。最后,文章强行吹嘘莫迪说的“印中都是文明古国…双方携手并进将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造福全人类”,来为他们的上合峰会造势。 印度的本质定位:西方阵营里的独立变量。地缘迫使它保留机动,但自殖民以来形成的社会文化与国家制度长期西化(英语、法律与治理传统、资本与科技网络)与中共体制先天不相容。 印俄有历史通道,但在美俄实质性联合的框架下,印度的对冲只服务于自身筹码,不会替中共托底。中共把“印中接触”包装成“反美成势”的文宣,只是末期自救的镜头语言——结局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上合天津峰会对印度而言是带任务入场:一方面侦听北京的对外话术、评估其“对冲美印关税战”的盘算;另一方面在西方视角下展示“我有渠道但不托底”。包括英美主流媒体在内的报道都把这波“解冻”视为务实降噪,而非阵营重排;“莫迪—习近平可能会晤”即便成行,也更像礼仪性交换,而不是战略换边。

白宫敦促欧洲对中印施加二级关税 完全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1日】 据《Axios》报道,白宫高级官员认为,一些欧洲领导人在公开场合支持川普总统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努力,但私下里正试图破坏自阿拉斯加峰会以来在幕后取得的进展。 白宫已要求财政部汇总一份欧洲有可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清单。 白宫官员对欧洲领导人日益失去耐心,称他们在敦促乌克兰坚持要求俄罗斯作出不切实际的领土让步。 美国敦促欧洲采纳的对俄制裁包括:完全停止购买俄罗斯的所有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对印度和中国征收二级关税。 与此同时,一位白宫高官对欧洲发出强硬表态,称“欧洲人不能一边拖长这场战争、暗中塞进不合理的期待,一边还指望美国来埋单。达成协议是一门‘可能性的艺术’,而且探戈需要两个人一起跳”。 川普在内阁会议中对僵局表示不耐,直言“大家都在摆姿态,全是胡扯”。白宫新闻秘书则称,“也许这场战争的双方都还没准备好自己把它结束”。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1. 原始留言者: cormano (由系统自动同步)
    无论是邓矮子的韬光养晦,还是包子的战狼式外交都无法掩盖中共的狼子野心。他们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人类造福【处心积虑的靠宣传机器包装自己吹嘘自己都是为了人类,包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宣传】,都是为了自己能够借用这个党这条贼船来获取自己的私欲。历史上他们的朋友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2014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书。作者方可成一篇网络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人民日報》的數據庫的數字還透露了其他一些有意思的信息:比如,老朋友中的日本人最多,達到111人,是排名榜眼的美國人的兩倍多。更有意思的是,根據我之前利用《人民日報》數據庫做的另一項研究:被中國官方宣稱「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國家和組織中,位居前兩位的同樣是日本(47次)和美國(23次)。”这般精神分裂般的作者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