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落地小型先进核电站赫尔墨斯二号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8月31日】

谷歌宣布与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和凯洛斯动力(Kairos Power)达成长期购电协议,在田纳西州奥克里奇建设一座额定 50 兆瓦的小型先进核反应堆电站 赫尔墨斯二号(Hermes 2),计划 2030 年投运,并通过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电网为谷歌在田纳西与阿拉巴马的两个数据中心供电。此前谷歌已与凯洛斯动力达成框架合作,目标是在美国电力系统中逐步“解锁”最多 500 兆瓦的先进核能产能,这次是首个落地项目。

这笔三方合作的核心是把企业用电需求、公用事业的调度能力与新技术开发结合起来: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从 Hermes 2 电站购电,谷歌通过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采购“清洁能源属性”,尽量用本地、按小时匹配的零碳电力覆盖数据中心负荷。业界关注的另一重意义在于:这被视为美国公用事业公司首份面向第四代(Gen-IV)核反应堆的购电协议,给先进核能的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项目选址奥克里奇有其历史与现实基础。这里是美国核技术的重要策源地,相关方计划通过与田纳西大学等院校合作,培养电站运行与工程方面的人才,带动当地高薪岗位与产业链复合能力。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首席执行官唐·莫尔(Don Moul)表示,核能是未来能源安全的基石;谷歌分担首台项目的成本与风险,不仅有利于自身,也避免把技术开发的负担转嫁给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的用户群。

更大的背景是生成式 AI 推动的数据中心用电持续攀升。相较风光等间歇性电源,先进核能提供的“稳出力+零碳”被视为数据基础设施的新型底座。Hermes 2 先行 50 兆瓦、再逐步扩容的路径,显示出技术方与用电大户在风险、成本与规模化之间寻找平衡的思路。

Related Articles

欧洲拟定“相当具体”的战后乌克兰多国部队部署方案,美方提供指挥与情报作为“后盾”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8月31日】 《金融时报》8月31日刊出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专访。她披露:欧洲多国正在拟定“相当具体”(pretty precise)的战后对乌克兰多国部队部署方案,将由欧洲主导,而美国将作为“后盾”提供指挥控制、情报与监视等关键支撑。她并称,相关协调源自8月中旬在华盛顿与川普总统、泽连斯基及多名欧洲领导人的会晤,9月4日还将在巴黎继续推进。 部队设想与规模:受访信息显示,方案考虑在停火/和平协议后派出数万名欧洲军人进驻乌克兰,作为对乌安全保障的核心支柱;最终是否派出、派多少,由各成员国自行作出政治决定。美方不会派地面部队作战,但将以指挥控制(C2)、情报/监视(ISR)等方式“在后台”支撑这支欧洲主导的多国部队。 华盛顿与巴黎两条线并行:冯德莱恩将上述设想,置于美欧高层协同的脉络中:8月18日,欧洲多位领导人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与川普总统会谈,达成欧洲主导、安全保障“后盾”由美方提供的共识;随后由法国牵头在巴黎续谈,进一步敲定细节。白宫与爱丽舍宫的公开页面均可见当日多边会晤与“自愿者联盟”相关动向。 资金与工业-1750亿美元“贷款买武器”池:除部队问题,她强调长期资金与工业能力同样关键。欧盟今年推出的 欧洲安全行动防务贷款工具(约1750亿美元)已被成员国“几乎订满/全部认购”,委员会正鼓励各国借此与乌克兰国防企业联合生产,或以该资金采购武器转交乌军。后续还将在欧盟预算与“就绪 2030 路线图”下,优先投向防空反导、无人系统、网络能力等短板领域。 战后定位:威慑为主,欧洲“负主责”。专访把“战后多国部队+可持续资金+联合生产”的三件事捆在一起: 总之,欧洲打算把“战后在乌克兰驻军”这张牌从概念变成方案,由欧洲牵头、人力为主,美方以指挥控制和情报/监视作“后盾”;同时用1750亿美元贷款池撬动军工联合生产与持续军费,形成“部队+资金+工业”的三位一体安全保障。

【路德时评】美陆军将首次部署“堤丰中导系统”至日本一一中共家门口,射程范国5500公里对中共国意味着什么?谷歌落地小型先进核电站赫尔墨斯二号 8/31/2025 「Mascot」

01|“上合峰会”就是个派对,啥用都没有。中共国在天津看似在热热闹闹的开“上合峰会”,但所有的都是宣传出来的,啥用没有,美国才是狐假虎威里的“虎”,中共就是狐假虎威里的“狐”。伊朗也是所谓“上合峰会”成员啊,怎么这会上都没人给伊朗兄弟说句话?提都不提。所以说,那些和中共搞在一起的,有事了,中共啥忙都帮不上,也靠不住。伊朗被打成这样了,中共都不敢吱一声,一个外交行动都没有;现在胡塞武装高层被一锅端了也没见中共“放个屁”;之前打哈马斯的时候还好歹派了特使到中东,但现在,无论伊朗还是胡塞,习近平都假装没听见。 02|美国在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可不一般,它射程范围在500—5500公里,它是一个发射平台,既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也可以发射中程导弹。 为啥日本之前不部署,到现在才部署?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默认了美国在日本的部署。要知道美国在日本部署这东西,俄罗斯是最敏感的,因为俄日之间没有签订和平协议,当年的“旧金山合约”苏联没签,等于说俄罗斯随时可以找日本麻烦。历史上古巴导弹危机就是因为美国在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导弹威胁到苏联引发的。菲律宾已经部署了这套系统,但不需要跟俄罗斯打招呼,因为:第一,距离远;第二,菲律宾不会对着俄罗斯去。 菲律宾和日本部署堤丰导弹系统(目前顶配)是有战略目的,通过配备的标准就可以看出信号。第一,可见美国对解决中共的决心。第二,就知道都是对着中共国新疆马兰基地去的。日本如果只是打北京的话都不需要部署这么高标准的导弹系统,中程导弹系统的部署对周边国家威胁是最大的,因为它可移动、打的准、还灵活,你还防不住。 如果说“萨德系统”是用来防守的,那“堤丰系统”就是用来进攻的。美国现在直接给日本部署堤丰,你中共也不敢玩类似韩国“萨德事件”对着日本的车/资产去打砸抢了,那时候2016~17年美国没看清你中共的嘴脸,以为真的是民间自发的力量搞的游行示威,现在路德社都揭露你中共邪恶都七年了,『路德社思维模型』都进入了美国军方AI评估系统了,你中共再怎么伪装都没用。 03|从吴京最新的电影中宣部给他捧都捧不起来,可以看出不仅是吴京的人设崩塌,更是习近平的人设崩塌。路德社长期、持续地传递信号,哪怕有中共“三部委”的打压,也阻挡不住,这就是自然形成的无形的作用力,这种自然/自由形成的力量,中共再举国之力也捧不起来,再怎么举国之力也打压不下去。路德社一直揭露中共邪恶的本质,中共草木皆兵,不但限流还在国内抓人,只要点赞、转发路德社的观众被抓据说至少坐牢三年,罪名是颠覆国家政权/危害国家安全罪,到这地步都挡不住观众在路德社寻找真相向往自由。 04|美国在离台湾很近的巴坦岛(菲律宾)都部署了美军基地。这里距离台湾很近,近到用个大喇叭喊话都可以听得到。

美国贝尔公司推出未来远程突击机 MV-75

【路德社·简讯 2025年8月30日】 2025年8月30日,美国贝尔公司(Bell Textron)揭晓了其最新研发的未来远程突击机(FLRAA)——MV-75,这是一款结合直升机垂直起降能力与飞机高速飞行性能的倾转旋翼机。MV-75的设计旨在取代现有的黑鹰直升机,成为美军未来空中机动作战的核心平台之一。 MV-75 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卓越的速度与航程,巡航速度可达 280 节,最大速度超过 300 节,航程可超过 2100 海里,是现有黑鹰直升机的两倍。该机还具备强大的载荷能力,可搭载 14 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 10000 磅的外部货物,适用于空降、医疗撤离等多种任务。其采用了两台罗尔斯·罗伊斯涡轴发动机,提供约 7000 马力的推力,具备高温和高海拔环境下的可靠性。 MV-75 采用“数字优先”设计理念,使用虚拟原型技术提前测试各种战术场景,并采用模块化开放系统架构(MOSA),便于未来设备的快速集成和升级。预计原型机将在 2026 年首飞,低速生产将在 2028 年开始,全面部署计划将在 2030…

美防务新闻重提“2010年三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同时上浮” 对中共发出警告:目前这三艘仍在服役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1日】 2025年8月31日,美国《国家安全杂志》重新提起 2010年6月,美国海军三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同时上浮”:首先是“俄亥俄”号,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外海上浮;随后是“密歇根”号,出现在韩国釜山近海;最后是“佛罗里达”号,于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附近露出艇面。当时,美国海军公关口径称三艇同步上浮只是“巧合”。而当时,中方的宣传系统也“配合”了这一说法,未按常态指责美国“恃强凌弱”或“耀武扬威”。 美国《国家安全杂志》为何在此时重提此事?文章很明确的说到,“各位读者请注意:撇开对外‘体面’的措辞不谈,这分明是一次武力示警,向中国发出明确信号——美国将严肃遏止其对台湾的进攻或封锁,并维护航行自由与开放的海上交通线。”并强调:“目前这三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仍在服役状态。” 作者 Christian D. Orr 为高级国防编辑,曾任空军宪兵军官、联邦执法官与私人军事承包商(曾在伊拉克、阿联酋、科索沃、日本、德国以及五角大楼任职)。拥有南加州大学(USC)国际关系学士与美国军事大学(AMU)情报学硕士(反恐方向)。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