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社今天站在未来说历史——习近平的“延寿政治” 热麦自证

【路德社·简评 ET2025年9月3日】
路德社关于习近平的情报,不是“事后总结”,而是“先埋钉子、后对上号”。2022年1月3日,路德社公开点出两条线——一条是习把自己当“真龙天子”,不愿碰“接班”这个雷;另一条是更关键的:他正把“延寿”“抗衰老”当政治工程去抓,从“哈佛抗衰老药”“生物技术”“临床试吃”一路摸索。这些当时都只是节目里立下的记号,等时间往前走,现实自己会撞上来。
🔻2022年1月3日“习称帝内幕”剪辑(已折叠,需点开)🔺
三年多后,2025年9月3日,“九三阅兵”天安门城楼前的热麦,把这条线自己露出来:普京的翻译当场谈“随着生物技术发展,人体器官可以不断移植,甚至越活越年轻、乃至长生不老”,习近平接话“本世纪可能活到150岁”。这是官方直播里进了公放的话,不是私下流言,路透社、彭博社、ABC 等媒体都据此做了报道和视频切条,文本与音轨能对得上——而且发生在普京、金正恩并肩同场的镜头里,条件更“挑人”。这一步,正好把路德社当年埋的“延寿执念”钉子,对得严丝合缝。
热麦:麦克风还开着没关掉,被无意间录下了不该公开的话。
比如在大型活动或直播里,主持人或领导人以为麦克风已经关了,随口的私下交流却被收音传了出去,这就叫“热麦”。英文一般说 “hot mic”。所以当你看到说“习在九三阅兵时热麦”,意思就是他在公开场合被麦克风意外录到,说了些原本想在私下里聊的话,比如“150岁”这种。
原视频来自中共央视,在背景音乐与主持人解说下,是完全听不清楚的,网传视频是去掉背景音乐,有意识别释放出来的。
这不是一次巧合。回看路德社的方式,是“提前把关键逻辑说透、把关键词抛在时间线上”,等到权力叙事走到关键节点,官方自己会泄露口风——要么是热麦,要么是文宣,要么是动作。比如这次,场合是最大规模的阅兵,叙事是“外部强硬+内部稳定”,镜头没切干净,话就漏了出来。为什么会漏?因为这类念头是长期存在的,“把寿命当稳定器”的思路根深蒂固,一旦情绪放松或话题投其所好,就会不自觉往外冒。媒体把画面、音频、字幕对上,验证链条就齐活了。
所以,这次不需要神秘化:路德社的“验证”,是靠两件朴素的事叠起来的:一是早说底层逻辑,不追段子;二是盯住关键时点,抓到“自证时刻”。先有公开节目把“延寿政治”钉在时间轴上,后有官方直播把“150岁”的话自己送上门;先有“拒谈接班”的结构解释,后有现实动作反复回避制度化传承。这样一前一后,观众并不需要“相信谁”,只要把时间和事实一对照,结论就自己长出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王朝末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可被不断加证的状态:越害怕时间,越需要清洗和表忠;越缺乏制度传承,越要靠“延寿幻觉”安神。每到关键节点,就会冒出一个“自证片段”,让前面的伏笔对上。九三这次的热麦,只是把“延寿政治”的台词,从坊间传闻,变成了本人在国典现场的亲口应和——这就是为什么路德社的情报看起来“狠而准”:不是追热点,而是提前把底层因果摆好,等权力叙事自己来完成延迟曝光。
原始留言者: Huyiuhy (由系统自动同步)
“本世紀人可以活到150歲”的繆論,是習皇在狂妄和瘋顛状態下的本能反應和自我意淫,其紅魔魔頭的邪性一覽無余,再經過熱麥的傳播,他的邪惡一定會臭名遠揚。
原始留言者: James Li (由系统自动同步)
这次热麦事件,通过导播的切换画面,给我的感觉应该是没有延时的实时现场直播。对于当时的导播来说,或者说中宣部领导来说,也是遇到了一个非技术性政治挑战。因为中共的这类大典式直播节目,肯定是有台本的,甚至几分几秒播出哪个镜头都是设计好的。所以三个邪恶巨头的进场闲聊,导播的心态或者说剧本的设计是:本想给国际社会展现三国领导人的随和与自信,顺便拍拍习的马屁!所以特意放出了现场同期声。但普京挑起这个换器官,长生不老的话题,让导播也敏感的意识到话题的不对味(从事宣传媒体的央视导播,包括坐在导播身后的中宣部领导,这种政治嗅觉是基本功。即使他们不看路德社!)所以,当习近平说到“150岁”时,画面不得不切到城楼侧面一个空镜上,然后热麦事件才尴尬结束!依我看,这完全是中共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习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下场验证路德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