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逊研究所警示中共生物战威胁与美国应对路径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4日】

这份由迈克尔·索博利克撰写、哈德逊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的核心结论是:中共把“病原体”当作国家工具在运用,在人工智能与基因编辑(如 CRISPR)加持下,生物技术正被推进到可“按族群定向”的武器化门槛;疫情暴露出美国在个人防护装备上对中共国的依赖,而美国虽凭mRNA疫苗率先突围,中共却以清零弥补自身疫苗短板。报告指称北京围绕“基因测序—mRNA—制造”全链条布局:以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弘业生物和申基生物(其美国子公司阿瑞特纳)通过补贴、低价与纵向整合争夺全球主导,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科研体系参与关键环节;“里德利无证实验室”与美国司法部起诉禾谷镰孢菌走私案被列为早期预警。为此,报告主张把生物威胁置于国家安全核心议程:依据国防授权法第1260H条将更多中共生物企业列入清单、由财政部实施制裁;重启并通过《生物安全法案》;禁止美国药企收购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公司并推动强制性“剥离”;扩大全球口岸的旅行者基因组监测——由美国疾控中心联合金科生物工场与XWELL实施;并由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要求核酸类疫苗与疗法在美国本土、用本土供应链生产。报告警告,若不迅速行动,中共可能在下一次大流行前后掏空美国药物发现能力并控制制造链条,从而削弱美国研发与量产疫苗的能力。

根据哈德逊研究所 迈克尔·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于2025年9月3日发布的报告《将病原体当作政策:防御中共的生物战》,新冠疫情为各国体制进行了一次全面压力测试,也暴露出美国在个人防护装备供应链上对中共国的依赖不仅在疫情期间十分明显,甚至到 2025年 某些指标比疫情高峰更严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 mRNA 疫苗领域,美国的辉瑞与莫德纳于 2020年 快速研发并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实现全球分发,从而帮助美国更快走出疫情并从容应对后续变异;而中共(因疫苗性能与接种率问题,被迫长期实施严厉“清零”以补课。报告强调,下一场危机不会遥远,人工智能叠加基因编辑使恶意行为体能够以细胞级精度武器化生物技术,中共长期探索生物技术军事化,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全国生医实验室协同推进,且试图打破美国在 mRNA 上的优势、推动中国企业取得主导。报告直指最具破坏性的场景:中共国可能设计出针对特定族群而“放过”自身人群的病毒,或提前研制疫苗却选择性“卡脖子”。

报告详述了 AI 推动下生物技术的变革尺度:从 DNA 操控、合成胰岛素与转基因作物等“旧例”,跨越到以 阿尔法折叠(AlphaFold)为代表的蛋白结构预测革命——仅凭氨基酸序列即可在数日内完成传统上需要科研团队多年才能完成的三维解析,其数据库已扩展至超过 2 亿个蛋白结构。叠加 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等基因编辑系统,生物学由“描述性科学”加速转向“工程学”,在农业(抗旱抗虫作物)、医疗(个体化基因疗法、攻克镰状细胞贫血)与产业供应链等方面释放巨大潜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技术正进入关键矿产环节:通过特异性酶从传统技术无法开采的稀土矿中定向提取元素,缓解美国长期对中共国精炼稀土的依赖。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NSCEB)判断,这有助于满足半导体与先进武器制造需求,并降低中共对关键行业的操控风险。

在产业与国家战略层面,报告梳理了北京的系统性布局: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起步,到《中国制造2025》把生物技术列为十大战略领域之一,再到《“十三五”规划》将“由生物科技大国到生物科技强国”的目标具象化,核心有两条主线。其一,围绕基因测序“称霸”:在政府补贴支撑下,华大基因与药明康德主导全球测序设备与基因检测;二者通过2013年收购 完美基因组学(Complete Genomics)、2015年收购 下一代信息学公司(NextCODE Health)等进入美国市场,引发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NCSC)警示。到2024年4月,药明康德参与了美国境内四分之一的药物生产,近80%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依赖来自药明康德或其他中国公司的制造投入;两家公司与解放军存在关联,并卷入中共在新疆对维吾尔人的种族灭绝。与此同时,弘业生物在核酸原材料上占据统治性份额,官方媒体称其2022年产能占全球70%,并于2024年与美国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全球药物开发。其二,围绕疫苗研发“破局”:申基生物(Synthgene Biotech Co.)牵头推进国产 mRNA,宣称通过其美国子公司阿瑞特纳(Areterna)“让 mRNA 疫苗与疗法大众化”,实质是以低价策略挤压美国市场份额,并沿电信、可再生能源、储能等行业路径实施价值链纵向整合。疫情期间,国家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NCTIB)选定Synthgene参与以AI绕开西方专利保护的项目,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亦参与;该公司 2020年 在新疆成立合资公司,被指可能介入对维吾尔人的强制性 DNA 采样。2024年2月,Areterna 先后与埃及及欧洲伙伴签署分销协议,向中东与北非及欧洲提供 mRNA /寡核苷酸原料与服务。配合这种“低价+垂直整合”的全球扩张,报告列举了连锁反应:2025年5月 辉瑞与中国三生制药达成 60 亿美元许可协议,2024年拜耳(Bayer)扩大在上海的生命科学孵化;中国来源的“药物发现”占比从三年前的 5% 跃升至 2024年 的 30%、2025年 一季度的 40% 。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Belfer Center)发布的美中前沿技术竞争评估亦指出,在所考察的关键领域中,中国在生物技术上最有可能率先超越美国。若研发资金持续被引流至中国,后端制造与全球价值链控制将顺势转移,重演关键矿产链条的格局。

报告以两起“预警事件”凸显威胁图景的演进。第一,1997年 五角大楼评估中共国具备由战机、轰炸机、直升机、火炮、火箭、迫击炮与喷洒器投送核/生/化武器的多样化平台;但随着 CRISPR 与遗传编辑发展,中共不再需要传统军火平台,即可实施隐蔽释放。2022年12月,加州里德利一处居民区对面被意外发现无证生物实验室,现场有中文标注与无标注的病原物小瓶、被改造为易感染并传播 SARS-CoV-2 的小鼠、以及包含埃博拉在内的潜在传染性因子,负责人为因盗取美国知识产权而被加拿大通缉的祝佳贝(Jesse Zhu)。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 2023年11月 报告直言:美国缺乏病原体与关键设备购买的监测与审查体系,“是否还有其他未知生物实验室无人知晓”。第二,2025年6月美国司法部以共谋、虚假陈述、签证欺诈与走私等罪名起诉两名中共国公民,涉案走私物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一种可用于农业恐怖主义(agroterrorism)的真菌,能对小麦、玉米、大麦、水稻等造成穗腐/赤霉病(head blight),每年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并可引发人畜呕吐、肝损伤与生殖障碍。报告认为,这些案例至少表明北京有意维持通过美国食品供应链发动攻击的能力。与此相呼应,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学者将“族群特异性遗传武器”(ethnic-specific genetic weapons)纳入“生物威慑”(biological deterrence)构想,强调“高致死、低成本、手段多样的基因攻击将深刻影响未来战争”;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大量 CRISPR 研究发生在解放军医疗机构内。

在政策层面,报告提出一揽子“防范—遏制—脱钩—重建”路径。其要点包括:由国防部依据《国防授权法》第 1260H 条进一步将涉基因组设备与 mRNA 研发/生产的中国生物企业列入“中共军工企业”清单,并由财政部实施制裁;重启并通过《生物安全法案》(BIOSECURE Act),限制美国政府与受资助者使用华大、药明康德等中共企业设备与服务,并将弘业、申基生物等纳入关切名单;立法禁止美国制药巨头收购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公司,并要求美国子公司与中共生物企业强制性剥离;扩大全美及盟国口岸的病毒监测能力——在现有由美国疾控中心与 金科生物工场(Ginkgo Bioworks)及 XWELL(XWELL)合作、覆盖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华盛顿四座国际机场、监测30余种病原体的“旅行者基因组监测”(TGS)计划基础上,加密扩展至更多机场与欧洲、亚洲伙伴;并由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规定:凡纳入其支付范围的核酸类疫苗与疗法,必须在美国境内、以本土供应链制造。报告最后警告,如果中共与解放军在“按族群定向的工程化病毒”上取得突破,而美国在快速侦测与响应体系、药物发现与制造链条上被持续“掏空”,那么在下一次大流行里,美国不再能想当然地依靠本土企业完成疫苗研发与量产,尤其当病毒被设计成对既有技术“免疫”时。基于此,报告呼吁立法与行政部门(包括川普政府与国会)协同推进制裁、限制、剥离与重建措施,以重构关键生物技术与医药供应链、恢复美国在疫苗与基因医药的主导能力,并形成对中共在生物战维度的可信威慑。

Related Articles

台湾刑事局联合电信业者打击中共国制造假基站、传播“普发万元”钓鱼短信诈骗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湾刑事局与电信业者联手侦破一起利用中共国制造假基站设备进行“普发万元”钓鱼短信诈骗案件。该诈骗团伙通过伪造官方信息骗取民众财物,案件发生在立法院通过“强化经济社会及国土安全韧性特別条例”修正案后不久,嫌疑人陈男和林男已被警方逮捕。 警方调查显示,诈骗集团利用来自中共国的假基站设备,可在一百公尺范围内屏蔽当地电信业者的信号,每小时发送数千到上万条钓鱼短信。主嫌陈男与林男合作,通过进口的假基站设备实施诈骗,林男负责运输设备并发送钓鱼短信,陈男则与其他犯罪团伙合作,操控整个诈骗活动。 尽管“普发万元”的诈骗信息因媒体报道而仅发送一天,但已导致十五人受害,财损逾百万元,受害者涉及假冒信用卡异常、电费、水费等欠费通知。为防制此类诈骗,警方与NCC合作建立了假基站即时侦测和通报系统,最快五分钟即可定位到假基站位置。今年以来,通过该系统已破获六起利用假基站的诈骗案件,受害者共计七十八人,财损超过五百万元。

【闫博士之声】美国拒绝世卫组织修正案,粉碎中共“流行病”武器化 8/4/2025

US rejects WHO amendments, shattering CCP’s weaponization of ‘pandemics’ 闫丽梦博士/胡善昌博士 7月18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肯尼迪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公民自由为核心本质,发表《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肯尼迪关于美国拒绝接受〈国际卫生条例(2005)〉2024年修正案的联合声明》。 声明强调,这些修正案措辞含糊,可能破坏科学辩论,扩大国际官僚对美国国内政策的干涉,并威胁言论自由、隐私和个人权利。 新闻稿: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就美国拒绝接受《国际卫生条例》2024年修正案发表联合声明 肯尼迪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指出,这些修正案绕过国会,扩大了世卫组织的权力,并且可以实现强制封锁、疫苗护照和全球卫生监测,所有这些都很容易被政治化,特别是被中国共产党(CCP)政治化(https://x.com/nuomt/status/1946370671694803204)两位官员都表示,美国将继续制定独立的公共卫生政策,同时确保国际合作。 这一重要声明标志着美国主权防线延伸至全球治理核心,传递出三大战略信号: 第一,明确提出“国家优先+疫情后去中共秩序重建”的原则,否定全球疫情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反对国际官僚绕过国会干涉美国政策。 第二,实质性否定世卫组织的中立性和道义上的合法性,直指其作为中共代理人和审查工具的角色,为未来的退出或重组埋下伏笔。 第三,拒绝疫苗护照、数字健康身份证和全球数据库,切断中共式威权技术的国际化。 声明还暗示将全面清算2020-2023年的“专家-官僚-国际组织”模式,并重建基于透明度、问责制和宪法主权的新公共卫生秩序。 这意味着美国将主导“去中共”国际体系的重构,在病毒溯源、数字主权、全球治理重构等阵地上同步推进,全面进入历史舞台的中心。 世卫组织的官方规则明确规定,如果美国不在期限内主动拒绝修正案,将自动受制于2024年修正案所建立的“全球卫生应对机制”,无异于放弃主权,被动卷入下一次潜在的“中共—世卫组织操控的全球卫生危机”。 这一机制将赋予世卫组织总干事几乎无限的自由裁量权,可以绕过紧急声明、实施封锁、统一全球信息传递、使疫苗护照和健康身份证合法化,并以打击“虚假信息”为幌子压制病毒起源调查和真相传播,同时限制主权国家的边境管制和公共卫生自主权。(https://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amendments) 这是一种深度控制模式:以“潜在风险”触发警报,以“全球协调”压制主权,以“卫生安全”攫取管辖权。如果不予以拒绝,美国将再次成为信息战的受害者,失去主权决策和独立判断。特朗普政府和肯尼迪国务卿7月18日发表的拒绝声明,是对这一“生物安全主权陷阱”的全面揭露和战略反制,标志着全球治理到了从“去中共”到“与中共交织”的分水岭。 它还宣称美国主权高于国际官僚体系,美国将不再认可中共用来掩盖真相的架构。 2024年世卫组织修正案表面上包装成“全球卫生合作”,实则将中共在新冠疫情期间取得的“超限战”成果制度化,纳入未来的全球防疫体系。这些条款完全回避了对SARS-CoV-2实验室来源和中国军民融合“功能获得性”研究(又称“超限生物武器”)的追责,为中共未来发动“人为大流行”提供了通行证。…

【US DOS】卢比奥做客 Fox 黄金时段——8/18/2025

那通电话的结果是,总统建议让泽连斯基与普京见面,因此我们正在努力为他们安排一次会晤的地点与细节——这同样将是前所未有的。如果那次会面进展顺利,希望下一次会面将由普京、川普与泽连斯基三位总统共同参加,我们希望能在那时敲定协议。而仅仅是普京表示“可以,我会与泽连斯基会面”,这本身就是件大事。

美军方证实中共加速核武扩张 验证路德社:习共举国之力发展导弹核武 意图战略决胜美国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8月21日】 路德社此前曝出习—中共正举国之力发展导弹、核武器的情报,正在被一系列官方证词与权威数据库所验证: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科顿上将在参议院作证时点名,习近平下达了“到2027年要做好夺台准备”的指令,并据此判定中方正同步扩张陆、海、空三类核投送平台及其配套基础设施,甚至连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与后处理能力、且含与俄方合作的环节,都被写进了他的书面证词。armed-services.senate.gov 规模与节奏的变化同样可量化。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最新年鉴评估,到2025年初中国至少拥有约600枚核弹头;与此同时,中国在北方三大片区与东部山地“已完成或接近完成”大约350个新洲际导弹井,扩库速度为各拥核国家之最。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核笔记(2025)》与之相互印证,并进一步给出:解放军目前约有712套可投送核战斗部的陆基导弹发射装置。这些数据把“举国之力上强度”的轮廓勾得很清楚。SIPRI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更关键的是质与量的结合方式。公开资料显示,约712套发射装置中,有约462套可搭载射程覆盖美国本土的导弹——这并不等于“全部核即用”,却意味着在核常并存、机动与诱饵并举的部署形态下,外界很难在危机中迅速分辨训练与实战、常规与核信号,从而显著抬升误判成本。作为中期指引,五角大楼年度《中国军力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现役核弹头将超过1000枚,并强调力量谱系正从低当量精确打击延伸到高当量远程打击,意在把“威慑升级阶梯”搭得更密。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这套核与导弹工程不是抽象的“现代化口号”,而是贴身服务于台海时间表的现实建设:以常规“速决”争取政治既成事实,若不顺,则依靠更易启用的核门槛和更具生存性的指挥链条来“敲打停火、迫谈止战”。这也解释了为何要把井基与公路机动并行推进、把海基核潜艇常态化、把空基平台向远程精打击延展;它同样解释了为何需要深地化和冗余指挥——这与路德社关于新疆/马兰方向地下化设施的情报口径相吻合:在最坏场景下仍能“活着且能打”,才能让核讹诈有可凭依的硬件支点。官方证词所列的2027时间锚、智库对350座新井与600枚弹头的盘点,再叠加五角大楼对2030年>1000的展望,构成了对“举国之力发展导弹与核武器”的现实验证链条。armed-services.senate.govSIPRI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这完全验证了路德社所述——“中共举国之力扩张核武”,以及“5/14”录音中“战略决胜美国”的战略意图。中共正通过加速核力量与导弹部署,积极备战,目标指向最终挑战和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