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社.评论—哈德逊研究所报告建议将生物威胁提升到与核武器同等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报告信息总结:

1. 背景

  • 美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时暴露出严重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薄弱点。
  • 中共在军事战略中长期把生物技术和病原体研究视作 潜在战争工具。
  • 美国必须把 病原体政策 纳入国家防御战略,而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

2. 中国的战略动向

  • 中共在军方文件中多次提到生物战的概念,包括 基因武器、合成生物学工具。
  • 中国不仅关注传统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还探索“灰色地带”的用法(例如削弱社会、制造混乱,而非直接杀伤)。
  • 疫情期间,中国通过信息战、隐瞒疫情数据,间接造成了对其他国家的冲击。

3. 美国的不足

  • 美国的政策主要集中在 防疫和公共卫生应急,缺乏从 国防角度 系统思考。
  • 国会和行政部门在资源投入、战略规划上没有跟上生物技术发展的军备竞赛。
  • 科研体系、私营部门和政府之间的协调不足,导致防御体系碎片化。

4. 建议的政策方向

作者提出,美国需要一套 全面的病原体防御政策(Pathogen Policy),包括:

  1. 战略层面
    • 把病原体威胁提升到和核武器、网络战相同的战略高度。
    • 把生物防御纳入印太战略,正面应对中国可能的生物战威胁。
  2. 科研与产业
    • 增加对 合成生物学、安全生物技术 的投资。
    • 与盟友(特别是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建立合作机制,形成 技术和情报共享网络。
  3. 情报与反制
    • 加强对中国科研机构、军方生物实验室的情报搜集。
    • 建立快速鉴定机制,能在疫情初期判断是否有人为操控痕迹。
  4. 法律与外交
    • 推动国际规则更新,限制生物技术的军事化。
    • 在外交场合点名中共的相关军事研究,增加透明度压力。

5. 结论

  • 病原体不仅是公共卫生议题,更是 国家安全威胁。
  • 中共正在把生物技术军事化,美国必须转变思路:
    • 从被动防御(防疫)转为主动防御(战略、生物情报、科技投资)。
    • 否则未来可能在生物战争中再次被动挨打。

以下本文将基于闫博士三篇论文对这份报告进行简要的比较研究,摘列出主要的观点脉络帮助观众理解闫博士作为在超限病毒战防御方面研究的先驱是如何推动一个观点从中共口中的“阴谋论”进入大众主流智库“核心报告”

简评与对比分析

1. 共同的核心关注点

  • 闫丽梦博士:在 2020–2021 年间三份报告中提出,新冠病毒不是自然演化,而是中共实验室改造产物,并将其定义为 “超限生物武器”。她强调中共在信息战、掩盖和学术欺骗中的角色。
  • Hudson 报告(2025):虽然更谨慎,没有直接宣称新冠必然是实验室产物,但它明确指出 中共在战略层面长期把生物技术当作战争工具,并结合新冠疫情的“信息操纵”做例证。

👉 相似点:两者都把 病原体与中共的战略用途 联系在一起,不仅仅视其为公共卫生问题,而是 国家安全/战争工具。

2. 超限战(Unrestricted Warfare)的概念

  • 闫博士报告:直接使用“Unrestricted Bioweapon(超限生物武器)”概念,认为新冠疫情就是一次超限战的体现。
  • Hudson 报告: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超限战”一词,但明确提出中共可能利用病原体进行“灰色地带冲突”,不一定要大规模杀伤,而是通过社会动荡、经济破坏来达到战略目的。

👉 相似点:两者都强调 生物武器不一定是大规模杀伤,而是可以作为政治/战略工具操控社会。

👉 闫博士可以说是率先将这一思路公开化的人物,而 Hudson 报告则以政策语言进行了制度化阐述。

3. 信息战与学术掩盖

  • 闫博士:报告中提出,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存在大规模的“学术欺诈”,试图掩盖病毒的人工起源。
  • Hudson 报告:把新冠疫情中的 信息操控 列为中共的生物相关手段,强调美国必须建立能快速鉴别并反制的机制。

👉 相似点:两者都看到 科学/信息渠道被利用为战略武器。

👉 闫博士的报告在这方面更尖锐,点名“科学掩盖”;Hudson 报告更偏政策化,强调“需要制度来识别和反制”。

4. 对美国的警醒与建议

  • 闫博士:通过三篇报告不断呼吁国际社会正视生物战威胁,强调这是人类文明的安全问题。
  • Hudson 报告:在政策层面提出要建立“病原体政策”,包括科研投资、情报收集、外交追责。

👉 相似点:两者都要求 美国必须从战略角度正视生物威胁,不能只停留在公共卫生层面。

👉 不同点:闫博士更多是“科学揭露 + 战略警告”;Hudson 报告是“政策设计 + 国家安全框架”。

5. 闫博士的先驱性

  • 时间先后:闫博士的报告在 2020–2021 年就已经提出“新冠是超限生物武器”的框架,而 Hudson 的这份战略报告是 2025 年的。
  • 议题前瞻性:她最早公开强调:
    1. 中共将病原体军事化;
    2. 超限战概念应用于生物学;
    3. 学术与信息掩盖是武器化的一部分。
  • 政策呼应:Hudson 报告虽然语气更稳健,但其结论与闫博士的预警高度吻合:病原体必须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而不是单纯公共卫生问题。

👉 可以说,闫博士在“病原体武器化”领域是先行者,Hudson 报告在数年后以政策研究的形式“印证”并制度化了她的许多观点。

🔹综合简评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

  • 闫丽梦博士的报告 像是早期的警钟 ——以研究者身份,率先指出新冠疫情背后可能存在的生物战逻辑,提出“超限生物武器”的概念。
  • Hudson 的政策分析 则是延迟的战略呼应 ——以智库的身份,把类似的观点转化为国家安全政策建议。

两者之间最大的联系在于:

  • 都把中共的生物研究和新冠疫情放到 国家安全 / 战争工具 的框架中;
  • 都强调了 信息掩盖和战略操控 在其中的作用;
  • 闫博士的贡献在于先驱性地提出了问题,而 Hudson 报告则代表美国主流战略界在几年后“承认并制度化”了这种担忧。

Related Articles

哈德逊研究所警示中共生物战威胁与美国应对路径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4日】 这份由迈克尔·索博利克撰写、哈德逊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的核心结论是:中共把“病原体”当作国家工具在运用,在人工智能与基因编辑(如 CRISPR)加持下,生物技术正被推进到可“按族群定向”的武器化门槛;疫情暴露出美国在个人防护装备上对中共国的依赖,而美国虽凭mRNA疫苗率先突围,中共却以清零弥补自身疫苗短板。报告指称北京围绕“基因测序—mRNA—制造”全链条布局:以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弘业生物和申基生物(其美国子公司阿瑞特纳)通过补贴、低价与纵向整合争夺全球主导,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科研体系参与关键环节;“里德利无证实验室”与美国司法部起诉禾谷镰孢菌走私案被列为早期预警。为此,报告主张把生物威胁置于国家安全核心议程:依据国防授权法第1260H条将更多中共生物企业列入清单、由财政部实施制裁;重启并通过《生物安全法案》;禁止美国药企收购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公司并推动强制性“剥离”;扩大全球口岸的旅行者基因组监测——由美国疾控中心联合金科生物工场与XWELL实施;并由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要求核酸类疫苗与疗法在美国本土、用本土供应链生产。报告警告,若不迅速行动,中共可能在下一次大流行前后掏空美国药物发现能力并控制制造链条,从而削弱美国研发与量产疫苗的能力。 根据哈德逊研究所 迈克尔·索博利克(Michael Sobolik)于2025年9月3日发布的报告《将病原体当作政策:防御中共的生物战》,新冠疫情为各国体制进行了一次全面压力测试,也暴露出美国在个人防护装备供应链上对中共国的依赖不仅在疫情期间十分明显,甚至到 2025年 某些指标比疫情高峰更严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 mRNA 疫苗领域,美国的辉瑞与莫德纳于 2020年 快速研发并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实现全球分发,从而帮助美国更快走出疫情并从容应对后续变异;而中共(因疫苗性能与接种率问题,被迫长期实施严厉“清零”以补课。报告强调,下一场危机不会遥远,人工智能叠加基因编辑使恶意行为体能够以细胞级精度武器化生物技术,中共长期探索生物技术军事化,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全国生医实验室协同推进,且试图打破美国在 mRNA 上的优势、推动中国企业取得主导。报告直指最具破坏性的场景:中共国可能设计出针对特定族群而“放过”自身人群的病毒,或提前研制疫苗却选择性“卡脖子”。 报告详述了 AI 推动下生物技术的变革尺度:从 DNA 操控、合成胰岛素与转基因作物等“旧例”,跨越到以 阿尔法折叠(AlphaFold)为代表的蛋白结构预测革命——仅凭氨基酸序列即可在数日内完成传统上需要科研团队多年才能完成的三维解析,其数据库已扩展至超过 2 亿个蛋白结构。叠加 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等基因编辑系统,生物学由“描述性科学”加速转向“工程学”,在农业(抗旱抗虫作物)、医疗(个体化基因疗法、攻克镰状细胞贫血)与产业供应链等方面释放巨大潜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物技术正进入关键矿产环节:通过特异性酶从传统技术无法开采的稀土矿中定向提取元素,缓解美国长期对中共国精炼稀土的依赖。新兴生物技术国家安全委员会(NSCEB)判断,这有助于满足半导体与先进武器制造需求,并降低中共对关键行业的操控风险。…

論中國民族主義的致命幻象與自由主義的終極救贖

民族主義在中共手中,已從一種旨在救國的現代思想變質為一種專制統治的工具,其核心是製造虛假集體榮耀以掩蓋個體自由的徹底喪失。這篇文章旨在揭示這一意識形態的本質性缺陷,並闡明自由主義作為保障公民權利、重塑國家與個人關係、實現真正民族尊嚴的唯一出路。當我們剝離民族主義的愛國華服,便能看清其對中國人民生存權、追求幸福權利及普世價值的根本性威脅,而這一切正是中共維持其非法統治的關鍵。

吉耐狮上校发文:《成立第一岛链公约组织的必要性》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2日】 2025年8月31日,吉耐狮上校发文:《成立第一岛链公约组织的必要性》。 作者吉耐狮为退役美国空军外务官,专研反恐怖主义、非正规作战、导弹防御与战略。2022 年获我国外交部“台湾奖助金”学人,2023 年在国立政治大学、国防大学担任驻点访问学人,现为国防安全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文章以马克·吐温的名句开场:“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押韵。”吉耐狮上校据此指出当下的安全焦虑:冷战时期的国际“恶霸”曾是苏联,而“如今,在全球各地张牙舞爪的恶霸换成了中国”,它“运用经济力量,并大力投资毛泽东所谓的‘三大法宝’(中国人民解放军、党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以及中国共产党),妄图建立世界霸权”。因此,“热爱自由的国家必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如同当年对抗苏联那样坚决的回应”。文章由此确立问题:如何在印太构建有效的集体威慑。 历史参照:冷战防务架构与 NEATO 未果 吉耐狮上校回顾冷战时期三大框架定位参照系:1954 年“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遏制东南亚共产扩张;1955 年“巴格达条约”后演变为“中央条约组织(CENTO)”,护持中东抗苏;二者“在 1979 年前后相继解散”。与之对照,1949 年创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因威胁延续“如今已扩展至 32 个成员国”。 1954 年 8 月,美方曾设想把美、日、韩、台纳入“东北亚公约组织(NEATO)”,但因“在政治挑战及宪政体制上的差异”,“美国最终选择双边安全安排”,形成“轴辐式安全架构(hub and spoke)”,亦称“旧金山体系”。这一段历史既解释了当下同盟格局,也为新构想埋下伏笔。…

民族主義的極權煉金術:從啟蒙思想武器到中共統治的雙重鎖鏈

本文系統剖析民族主義從西方啟蒙思潮到被中共極權劫持的演變。文章回溯民族主義在晚清的引入與發展,論證中共如何從階級鬥爭轉向民族主義,將其作為1989年後政權合法性的核心。本文將從行為、制度、本質三層面,揭示其在外交、輿論、教育與軍事領域的系統性應用,最終論證民族主義已淪為服務於中共生存性威脅、對內壓制與對外擴張的「超限戰」工具。

【闫博士之声】美国拒绝世卫组织修正案,粉碎中共“流行病”武器化 8/4/2025

US rejects WHO amendments, shattering CCP’s weaponization of ‘pandemics’ 闫丽梦博士/胡善昌博士 7月18日,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肯尼迪以维护国家主权和公民自由为核心本质,发表《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肯尼迪关于美国拒绝接受〈国际卫生条例(2005)〉2024年修正案的联合声明》。 声明强调,这些修正案措辞含糊,可能破坏科学辩论,扩大国际官僚对美国国内政策的干涉,并威胁言论自由、隐私和个人权利。 新闻稿: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和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罗伯特·F·肯尼迪就美国拒绝接受《国际卫生条例》2024年修正案发表联合声明 肯尼迪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指出,这些修正案绕过国会,扩大了世卫组织的权力,并且可以实现强制封锁、疫苗护照和全球卫生监测,所有这些都很容易被政治化,特别是被中国共产党(CCP)政治化(https://x.com/nuomt/status/1946370671694803204)两位官员都表示,美国将继续制定独立的公共卫生政策,同时确保国际合作。 这一重要声明标志着美国主权防线延伸至全球治理核心,传递出三大战略信号: 第一,明确提出“国家优先+疫情后去中共秩序重建”的原则,否定全球疫情治理体系的合法性,反对国际官僚绕过国会干涉美国政策。 第二,实质性否定世卫组织的中立性和道义上的合法性,直指其作为中共代理人和审查工具的角色,为未来的退出或重组埋下伏笔。 第三,拒绝疫苗护照、数字健康身份证和全球数据库,切断中共式威权技术的国际化。 声明还暗示将全面清算2020-2023年的“专家-官僚-国际组织”模式,并重建基于透明度、问责制和宪法主权的新公共卫生秩序。 这意味着美国将主导“去中共”国际体系的重构,在病毒溯源、数字主权、全球治理重构等阵地上同步推进,全面进入历史舞台的中心。 世卫组织的官方规则明确规定,如果美国不在期限内主动拒绝修正案,将自动受制于2024年修正案所建立的“全球卫生应对机制”,无异于放弃主权,被动卷入下一次潜在的“中共—世卫组织操控的全球卫生危机”。 这一机制将赋予世卫组织总干事几乎无限的自由裁量权,可以绕过紧急声明、实施封锁、统一全球信息传递、使疫苗护照和健康身份证合法化,并以打击“虚假信息”为幌子压制病毒起源调查和真相传播,同时限制主权国家的边境管制和公共卫生自主权。(https://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amendments) 这是一种深度控制模式:以“潜在风险”触发警报,以“全球协调”压制主权,以“卫生安全”攫取管辖权。如果不予以拒绝,美国将再次成为信息战的受害者,失去主权决策和独立判断。特朗普政府和肯尼迪国务卿7月18日发表的拒绝声明,是对这一“生物安全主权陷阱”的全面揭露和战略反制,标志着全球治理到了从“去中共”到“与中共交织”的分水岭。 它还宣称美国主权高于国际官僚体系,美国将不再认可中共用来掩盖真相的架构。 2024年世卫组织修正案表面上包装成“全球卫生合作”,实则将中共在新冠疫情期间取得的“超限战”成果制度化,纳入未来的全球防疫体系。这些条款完全回避了对SARS-CoV-2实验室来源和中国军民融合“功能获得性”研究(又称“超限生物武器”)的追责,为中共未来发动“人为大流行”提供了通行证。…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