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Air Force):协同作战飞机 YFQ-42A 进入试飞阶段

发布:2025年8月27日
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空军新闻网 AFNS)

(图片说明)一架由通用原子公司合作研制的 YFQ-42A 协同作战飞机在加利福尼亚州一处试验场进行飞行测试。空军部正并行研制多种原型设计,以评估 CCA 项目的适航性、飞行自主能力与任务系统集成。(视频:供稿)

为迈入空中力量新时代,美国空军部在其协同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简称 CCA)项目上取得关键研发里程碑:自项目启动不到两年,其中一型原型机便成功首飞——这标志着空军获取新型武器系统方式的范式转变。

该机被指定为 YFQ-42A,由通用原子公司合作研制,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试验场完成飞行,为平台适航性(airworthiness)、飞行自主能力(flight autonomy)以及任务系统集成(mission system integration)的持续评估提供了重要数据。这一进展支撑了空军更大范围的举措,即快速列装数量可观、具备模块化、可负担、且切合实战需求的无人机,使其与有人驾驶的第五代与第六代战机协同作战。

“这一里程碑展示了当创新型采办遇上积极进取的工业界时可以实现什么,”空军部长特罗伊·明克(Troy Meink)表示。“在创纪录的时间里,CCA 从概念到首飞——证明了当我们清除障碍、围绕作战人员对齐时,能够以速度交付作战能力。”

CCA 是“下一代制空系统家族”(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Family of Systems)的关键组成部分,体现了一种软件定义、模块化的空中力量新模式。该项目的结构旨在利用多家供应商的并行开发方案,通过竞争降低风险,并整合开放式体系结构,从而持续迭代自主与任务系统能力,以“相关性速度”(speed of relevance)交付更强战力。

“这就是‘更多空军’在行动,”空军参谋长大卫·奥尔文上将(Gen. David Allvin)说。“我们不仅在加速前进——我们在加速学习。CCA 将帮助我们重塑战场空间,扩展作战行动的纵深、灵活性与杀伤力,并通过人机组队优化作战人员表现。”

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作战部队交付 CCA,该项目正执行多层次的学习与验证行动:包括由厂商主导的严格研制试验,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Edwards Air Force Base)开展的独立评估,以及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Nellis AFB)的试验作战单位(Experimental Operations Unit)进行的作战评估。该一体化路径确保部队能够无缝接装与运用此项能力,提升战备,并在首批量产型飞机交付时实现作战力量的快速转化。

此前,空军部已选定安杜瑞尔工业公司(Anduril Industries)与通用原子公司在 CCA 项目下研制具备量产代表性的原型机。关于第一阶段的量产决策,预计将在2026财年作出。

Related Articles

美国防部(US DoD):自主飞行验证场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替代导航飞行成功实施

Autonomy Proving Ground Advances With First Alternative Navigation Flight 2025年9月2日|作者:塞缪尔·金(Samuel King Jr.),第96试验联队(96th Test Wing) 一枚亮橙色的“飞镖”在约1000英尺高空滑行。这架7英尺长、重50磅的无人航空系统(Unmanned Aerial System, UAS)在无云的湛蓝天空中沿既定航线飞行,几乎被蔚蓝吞没。它从头顶掠过时,地面上听到的声音像一台高速轰鸣的割草机发动机。 上周在埃格林空军基地(Eglin Air Force Base)北侧的杜克机场(Duke Field),这几次安静的鱼鹰 MK III(Osprey…

美空军(US Air Force):美空军预备役领导层加强与菲律宾空军的联系

US Air Force Reserve leaders strengthen ties with Philippine Air Force 2025年8月26日作者:斯图尔特·布赖特(Staff Sgt. Stuart Bright)空军预备役司令部公共事务 菲律宾马尼拉(AFNS)——在空军预备役司令兼空军预备役司令部司令约翰·希利中将(Lt. Gen. John Healy)率领下,美国空军预备役代表团访问马尼拉,会见菲律宾空军领导层并就“预备役盟友与伙伴计划”(Reserve Allies and Partners Program,RAPP)进行交流。 RAPP 作为空军预备役对外合作的总体框架,旨在促进各国空军预备役部队的互操作性,支持盟国发展预备役能力,并在共同关切领域开展协作。…

美太空军(US Space Force):打造更敏捷、更一体化的部队:美国空军部正式确立首届 DLE(部门级演习)

Building a more agile, integrated force: DAF cements inaugural DLE 发布于 2025 年 8 月 21 日美国空军部长办公室公共事务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FNS) 美国空军部(DAF)近日结束了其“部门级演习”(Department-Level Exercise, DLE)系列——这一为期一个月、横跨印太地区展开的系列演训包括 坚定太平洋 2025 演习(Resolute Force Pacific)、坚定太空…

【US Air Force】空中机动司令部在2025年“部门级演习”(DLE)系列中于印太地区实现敏捷、持续的后勤保障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0日作者:空军高级空运士官长 艾丹·汤普森(Senior Airman Aidan Thompson)空中机动司令部公共事务 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AFNS)——空中机动司令部(AMC)在美国空军2025年“部门级演习”(Department-Level Exercise,DLE)系列中,持续在印太地区展开行动,验证了与盟友和伙伴一道投送并维持战斗力的能力,以支持自由开放的印太。 2025年DLE系列是一次“跨越一代人”的尝试,旨在于对抗性强、态势多变的环境中组织行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威慑竞争对手的侵略,并在必要时击败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AMC通过与其他司令部的无缝整合,以统一而有力的全球机动方式推进本次DLE系列。 “在2025年DLE系列中,我们纳入了整体兵力(Total Force)、空战司令部(ACC)、空军教育训练司令部(AETC)、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AFGSC)、空军装备司令部(AFMC)、空军预备役司令部(AFRC)、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AFSOC)、空中机动司令部(AMC)、美军运输司令部(TRANSCOM)、太平洋空军(PACAF)以及国民警卫队部队要素,”AMC首席后勤规划官、高级军士长詹妮弗·凯西(Jennifer Casey)说。“关键在于协调这些所有‘动件’,并确保1万名空军官兵与1,200短吨(short tons)的物资正确集结,投入战区。” 为确保人员与物资快速进入战区,凯西等首席后勤规划官使用时序化兵力部署数据(Time-Phased Force Deployment Data, TPFDD)来安排与跟踪入场行动。对这套文档的策划与维护保证了人员与货物能够按时转运。 凯西说:“我的职责是确保人员抵达其执行地点,并且有办法回家。如果出现后勤障碍,导致人员无法按计划机动,我就要把他们送到该去的地方。” 一旦人员在既定时间内抵达战区,后勤与持续保障便成为工作重心——两者对确保联合作战力量保持敏捷与响应至关重要。 参演部队在多处地点执行了敏捷作战运用(Agile Combat Employment,ACE)机动,切实展示出美国空军在关键任务节点上维持行动的能力。 “敏捷后勤讲求的是灵活、迅速、精准,”2025年DLE系列C-130维修大队前出单元指挥官、同时兼任第41空运中队指挥官的詹姆斯·范德内克中校(Lt. Col.…

美国防部(US DoD):从毕业设计到战备应用 深度感知系统增强处理爆炸物机器人能力

From Capstone to Combat Readiness: Depth-Perception System Enhances EOD Robotics 2025年9月2日|作者:Alexandra Broughton(美国空军总部,土木工程师总监办公室) 最初只是课程作业的点子,如今正发展为可望在整个国防部爆炸物(EOD)处理行动中推广的创新。 在阿肯色大学格兰瑟姆分校攻读电子工程技术学位期间,前空军军士长丹尼尔·特隆博内(Daniel Trombone)被要求在短短两个月内解决一个现实问题。尽管时间与资源有限,他还是把这项作业做成了可运行的原型,也由此开启了处理爆炸物机器人深度感知系统。 “我当时在做毕业设计,就决定在我们单位做个调研。”特隆博内回忆说,“我问:‘在我这点时间内,有哪些能力缺口也许能被补上?’结果收到了很多好点子。” 来自团队的反馈凸显了一个老难题:操控处理爆炸物机器人时,面对平面的二维视频画面很难判断景深。由于缺乏立体视觉,技术员只能依赖有限的视觉线索,常常发展出临时做法,比如观察阴影,或在夹爪上系扎带来估算距离。 为此,特隆博内着手设计一种能在摄像机画面中放置固定视觉参照的方案,让操作者无须增加额外传感器或复杂处理,就能更清楚地把握目标远近。 这一深度感知系统的第一代原型用兴趣爱好级部件与个人资金打造。“我晚上就在车库的工作台上干,想办法把这东西拼出来。”特隆博内说,“最后,它真的跑起来了。” 系统可运行后,他用 C 形夹和胶带等临时材料把它装到机器人上,并仔细对齐摄像机视场。尽管外观并不完美,这套系统确实帮助操作者更好判断距离、更精准地处理任务。随着研发推进,特隆博内与空军技术中士马特·鲁本(Matt Ruben)搭档,进一步完善设计。 “他一直是这个项目的搭档。”特隆博内说,“他非常擅长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3D打印(3D…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