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太空公司 Interlune 押注“月球氦-3”进入执行期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6日】
西雅图初创 Interlune 正把“月球氦-3回地”从设想推向工程现实:公司与工程机械商 Vermeer 发布全尺寸采收机原型,采用“下切螺旋—连续取土—就地处理与回填”的联合收割机式工艺,面向高磨蚀月尘与低重力进行轻量化设计。订单与资金侧已出现“真金白银”:美国能源部同位素计划(DOE IP)按市价预定 3 升氦-3(目标 2029 年交付),量子基础设施企业 Maybell Quantum 则签下 2029—2035 年“千升级/年”长期采购;德州太空委员会近期又向 Interlune 批出最高 484 万美元拨款,在休斯敦建设月壤模拟物产线与测试中心,以支撑地面验证与第三方需求。航空周刊
按《福布斯》披露的路线图:2025 年底,Interlune 将携多光谱相机随 Astrolab 的 FLIP 月球车登陆执行先导勘测;2027 年赴目标区取样验证;2029 年把首台挖掘机送上月面。若形成 5 台设备 的最小编组,年产氦-3“不少于 10 千克”。福布斯 需求侧上,氦-3在中子探测安检与量子计算极低温制冷中长期供不应求,DOE 文档与项目页均将其列为关键同位素之一;历史上安检扩容曾推高年需求,而民用来源有限。The Department of Energy’s Energy
实现路径仍取决于运力与在位作业能力:Starship 公示的 100–150 吨 级可复用近地轨运力被视为成本下探与一次性成套部署的关键使能,但采收端仍要攻克 ppb 级含量、超低温分离(≈-450°F)、尘封磨损与无人维护等硬仗。在规则层面,项目运行被置于阿尔忒弥斯协定“安全区/避免干扰”原则与美国 2015《商业航天发射竞争力法》“允许资源利用、不主张主权”的框架内推进。NASA 国会网
看点:若 2025–2029 年的“勘测—取样—试采—回运”节点如期兑现,Interlune 可能率先把“先卖工艺/设备、再卖月球物料”的商业闭环跑通,为量子与安检场景提供新增、可扩展的氦-3 供给,并为月面工程化作业建立可复制范式。
2025年5月20日,路德社:前美国空军中将、现任SpaceBilt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 史蒂文·L·夸斯特(Steven L. Kwast)在《Shawn Ryan Show》:中国如何开采月球并将太空武器化
夸斯特中将深入探讨了战争的未来、能源发展以及太空创新。从轨道上输送太阳能,到氦-3和量子计算的战略意义,夸斯特揭示了全球力量格局正在发生的惊人变化,尤其是中国在月球上的进展。 他分析了为何美国的创新被官僚惰性与游说集团的影响所阻滞,并阐述了美国如何通过发展太空物流与基础设施,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
氦-3(Helium-3, 简写为 He-3):
地球上氦-3主要来自天然气田中微量存在,或者是核反应堆产生的副产品,但量极小。太阳风将氦-3粒子带到月球表面,月球由于没有磁场与大气,长年积累下形成了相对“丰富”的氦-3资源。科学家认为,每吨月壤中可能含有几克氦-3。
氦-3在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中表现出独特性质(如超流性),被广泛用于低温物理、量子计算冷却等实验中。
在核聚变反应中,氦-3 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料,聚变反应更“干净”,更适合在城市、家庭使用,能源密度超高。几克氦-3就能跑几十万公里。氦-3聚变就像是给地球装上一个清洁、安全、几乎无限的“太阳炉子”。
氦-3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圣杯”,谁先掌握氦-3的开采与聚变技术,谁可能掌握未来的能源霸权。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