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战已经打到中共国门口 尼泊尔抗议撕开中共西藏南翼防线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9月9日】

9月3日刚在北京天安门出席“九三阅兵”的尼泊尔总理 KP·夏尔玛·奥利,如今已被国内抗议潮逼到下台——从出席人民大会堂招待会、在社交平台称这是“非凡的盛会”的高光时刻,到国内街头被迫辞职,仅仅几天时间,政治反转之快令人震惊。

抗议始于对政府腐败与社交媒体封禁的愤怒,迅速演变为大规模暴力冲突——议会与司法机关遭到冲击,多名部长辞职或被民众围攻,且有视频显示财政/副总理在街头被追打、拖拽的画面流出。政府在暴力升级后解除了社媒封禁并宣布紧急措施,但局势已形成结构性裂口。 

回看背景:奥利此次访华并非简单出席仪式,而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场合与中方密集接触,并公开表示希望推进尼泊尔加入上合组织的愿望;而就在外界就中国大规模纪念活动是否带有“反日”色彩进行争论时,日本方面还曾被报道劝说部分国家不要出席——这场外交与象征意义的展示,本意是稳固圈内关系,却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民意反扑的导火索。 

这是一个简单而危险的逻辑:表面上的外交靠拢,迅速被国内民意否定;当亲中政府在本国失去合法性与控制力,原本被视作中共西藏南翼缓冲的“门闩”瞬间变成了对外势力渗透的缺口。尼泊尔与西藏接壤,口岸与通道(包括樟木、吉隆等)一旦政治方向或边境管控松动,就会把国际舆论、人权议题、情报与物资通道直接推到中共最敏感的边疆上。

中共在南亚长期依靠的是:一套政治-经济挂钩的缓冲体系、口岸与情报合作,以及在关键节点扶持可控势力。今天的尼泊尔不只是丢掉一个盟友——而是让西藏方向的战略纵深被迫后移,增加了情报渗透、舆论国际化和印美介入的可能性。路德社的判断很简单:这是中共最不愿看到的那类“门口爆发”。

尼泊尔的这一波民变不是单点的社会动荡,而是把地缘政治的压力直接拖到中共的国家门口。短期里,中共要么在尼泊尔大举投入政治与安全资源、扶持亲中派回归,要么被迫在西藏沿线加码军情与维稳;两者都将暴露更多弱点、消耗更多筹码。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战略机遇,也是对中共脆弱性的明证——地缘政治的战斗,很会从你最自信的“后院”突然变成决定性战场。

Related Articles

【路德社|闫博士说】川普白宫历史性会晤:与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商谈乌安全保障!看习共的离间造谣如何反复被揭穿!8/18/2025

白宫历史性会晤: 2025年8月18日白宫举办了一次重要会议,川普总统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及欧盟、北约、英国、法国、德国和芬兰的领导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此会议专注于通过国际协调努力推进解决俄乌冲突。 川普与普京的直接沟通: 会议期间,川普总统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正在进行的讨论议题。此通话旨在就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可能的停火或全面和平协议协调立场。 美国在谈判中的领导角色: 美国承诺积极参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最终谈判。目标是实现持久和平而非仅仅临时停火,并且美国引导整个过程以确保永久解决。 泽连斯基与普京预期峰会: 报告显示,泽连斯基与普京很可能在2025年8月底举行面对面会晤。此峰会将在川普总统的指导下安排,以敲定协议的关键细节。 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 作为全新框架的一部分,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些保障旨在保护乌克兰的主权,并在俄乌战后防止未来冲突。 俄罗斯对西方军事存在的反对: 克里姆林宫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西方军队部署在乌克兰领土上。此立场是本次谈判达成双方可接受的协议的必须解决的关键障碍。 中国对和平解决的抵抗: 中国是反对结束战争的主要实体,因为它从延长冲突中获益,从而分散全球注意力。一旦实现和平,国际力量预计将重新将焦点转向对抗中国共产党的行动。 美俄合作的前景: 乌克兰问题解决后,美俄关系有机会得到改善。此合作可能涉及联合努力,以对抗中国共产党的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和威胁。 美国外交策略的历史相似性: 当前谈判反映了美国领导的成功外交努力,例如1978年的戴维营协议和1987年的中程核力量条约。这些历史例子涉及长期的幕后讨论,以解决复杂的国际争端,然后才公开宣布。

【路德社|闫博士说】澳菲Alon军演配合美国,灭共战场聚焦南中国海;习共拉拢印度,赔了夫人又折兵 变成笑柄 8/20/2025

阿隆(Alon)军事演习:“阿隆演习”是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之间的主要联合军事行动,涉及超过3600名人员,美国和加拿大作为参与者和观察员广泛介入。它聚焦于两栖作战、反恐和国防合作,在巴拉望和吕宋等关键地点进行,直接面对中共控制的南海岛屿。  演习的战略意义:此次演习代表了地区军事活动的延续和升级,与中共海上碰撞事件时间相隔很近,展示了针对中共侵略行为的协调威慑行动,同时也展示了空、海、陆领域的高超能力,包括澳大利亚部署的驱逐舰、战斗机和电子战飞机,强调快速响应和多领域作战。  美国及其盟友针对中共的战略:美国在演习中扮演支持角色,达尔文海军陆战队轮换部队使用部队和鱼鹰飞机参与其中,突显形成以盟友,如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为主导的多层安全网络的转变。这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同时确保对中共南海扩张的全面覆盖。  中共的回应和其弱点: 中共对这些演习回应软弱,仅仅通过发言人淡化本次演习的重要性。本次演习直接针对中共军事化岛屿如永暑礁和渚碧礁,暴露中共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漏洞。本次演习包括了实弹射击和模拟岛屿攻占,展示了盟军快速干预的潜力。  印中外交互动:在最近的中印会晤中,中共声称印度确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印度立即否认,并重申其立场未变以及维持与台湾的牢固关系。此次会晤揭示了中共试图利用美印因制裁而产生的紧张关系,但导致中共在稀土和化肥出口上对印度做出的让步。  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转变:阿隆等盟军演习是美国主导的,目的为包围中共战略的一部分,包括日本和印度等国参与巡逻和协调,将南海转变为削弱中共的潜在主要战场。与此同时,中共面临更多的经济压力,如由于印度在美国制裁下减少采购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中共不惜以亏损的方式将其采购。  稀土武器化适得其反: 中共将稀土出口用作地缘政治工具正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这些限制促使全球在澳大利亚、日本和缅甸等地寻找替代方案,侵蚀中共的垄断和影响力。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