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战已经打到中共国门口 尼泊尔抗议撕开中共西藏南翼防线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9月9日】
9月3日刚在北京天安门出席“九三阅兵”的尼泊尔总理 KP·夏尔玛·奥利,如今已被国内抗议潮逼到下台——从出席人民大会堂招待会、在社交平台称这是“非凡的盛会”的高光时刻,到国内街头被迫辞职,仅仅几天时间,政治反转之快令人震惊。
抗议始于对政府腐败与社交媒体封禁的愤怒,迅速演变为大规模暴力冲突——议会与司法机关遭到冲击,多名部长辞职或被民众围攻,且有视频显示财政/副总理在街头被追打、拖拽的画面流出。政府在暴力升级后解除了社媒封禁并宣布紧急措施,但局势已形成结构性裂口。
回看背景:奥利此次访华并非简单出席仪式,而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场合与中方密集接触,并公开表示希望推进尼泊尔加入上合组织的愿望;而就在外界就中国大规模纪念活动是否带有“反日”色彩进行争论时,日本方面还曾被报道劝说部分国家不要出席——这场外交与象征意义的展示,本意是稳固圈内关系,却在短时间内成为国内民意反扑的导火索。
这是一个简单而危险的逻辑:表面上的外交靠拢,迅速被国内民意否定;当亲中政府在本国失去合法性与控制力,原本被视作中共西藏南翼缓冲的“门闩”瞬间变成了对外势力渗透的缺口。尼泊尔与西藏接壤,口岸与通道(包括樟木、吉隆等)一旦政治方向或边境管控松动,就会把国际舆论、人权议题、情报与物资通道直接推到中共最敏感的边疆上。
中共在南亚长期依靠的是:一套政治-经济挂钩的缓冲体系、口岸与情报合作,以及在关键节点扶持可控势力。今天的尼泊尔不只是丢掉一个盟友——而是让西藏方向的战略纵深被迫后移,增加了情报渗透、舆论国际化和印美介入的可能性。路德社的判断很简单:这是中共最不愿看到的那类“门口爆发”。
尼泊尔的这一波民变不是单点的社会动荡,而是把地缘政治的压力直接拖到中共的国家门口。短期里,中共要么在尼泊尔大举投入政治与安全资源、扶持亲中派回归,要么被迫在西藏沿线加码军情与维稳;两者都将暴露更多弱点、消耗更多筹码。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战略机遇,也是对中共脆弱性的明证——地缘政治的战斗,很会从你最自信的“后院”突然变成决定性战场。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