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将讨论美方提议: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12日】

《金融时报》披露,美国将于9月12日举行的七国集团(G7)财长视频会议上,推动各国就中国与印度持续采购俄罗斯石油一事协调加征高关税,幅度设想在50%至100%之间,意在压缩莫斯科的战争收入、推动停战谈判;知情人士称,这一设想目前处于提案阶段,尚待各方博弈与决定。

与此相呼应,路透社转述称,美方将在会上正式提出相关主张,但欧洲内部对经济代价与对印谈判进程仍有顾虑,短期能否形成一致并不明朗。

在更早前的美欧沟通中,川普总统已敦促欧盟对中印征收最高100%关税,美方愿在欧盟行动的情况下“镜像跟进”。

“镜像跟进”是指比照对方的做法一模一样地跟进。意思是:若欧盟先对中国实行某项关税措施,美国就按同样的税率、同样的范围、尽量接近的时间表去实施;不一定由美方先动,而是以对方为镜像,做出对等响应。

Related Articles

川普称协调欧洲为乌提供“第五条款式”保障,美或出动空军支援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8月19日】在白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多位欧洲领导人会晤后,川普总统表示,美欧已就为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北约条约》第五条款的集体安全保障达成共识,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 据《Axios》与《金融时报》报道,川普强调美国将“协调”欧洲国家提供保障,而非派遣美军地面部队。 路透社引述川普称,美国可能通过空中力量或情报支援方式参与。 最新消息显示,白宫新闻秘书莉维特也未排除派遣美军飞行员与战机进入乌克兰的可能,并强调这一点需依据川普此前“通过空中支援乌克兰”的表态。 欧洲方面则考虑动员多达30国力量,包括地面部队、海空防御及情报合作。 各方普遍认为,这一安排是推动俄乌和平的重要环节,但落实方式和效果仍待观察。

美能源部长:欧盟若要美方加码对俄制裁,应先停买俄油气并改购美国液化天然气;欧盟正讨论对华次级制裁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8日】 《金融时报》刊出专访称,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表示,若欧盟希望华盛顿进一步收紧对俄制裁,就应停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与天然气,并转而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其他化石能源;他强调持续购买俄能源等同为普京的战争“输血”。 同一报道线索下,欧盟内部正讨论对持续大量购买俄能源的国家采取次级制裁选项,其中包括针对中共国。赖特近日亦对路透表示,他不担心俄罗斯对中共国的天然气交易会削弱美国天然气出口,但重申削减俄罗斯能源收入是华盛顿施压重点之一。

普京访华后:“西伯利亚力量-2”提速,俄企谋发人民币债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8日】 据《金融时报》报道,多名知情人士称,中共国高级金融监管官员在8月下旬广州会见俄罗斯能源公司高管时表示,将支持俄企在中共国发行人民币“熊猫债”。若成行,这将是自俄于2022年入侵乌克兰以来俄企首次在中共国境内融资,也是自2017年俄铝在中共国发行人民币债后俄企重返中共国公开债市的首例。报道并点名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及其关联方可能成为首批发行者,同时提示中资银行仍顾虑二级制裁风险。 配套信号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于上周五获中共国境内评级体系中证鹏元给予的AAA展望稳定的评级,被视为进入境内债市的必要前置条件之一;路透称该举动发生在中俄就“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签署具法律约束力备忘录之后。此前,俄铝在2017年已完成两期在华熊猫债合计人民币15亿元的发行。 在普京9月初访华、与习近平会谈之际,双方宣布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并强调两国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西方制裁封堵俄方海外融资渠道、且中资机构此前因担心二级制裁而回避公开融资的背景下,上述政策窗口被视为俄能企以人民币融资的潜在突破,但能否落地仍取决于中资承销与配置机构的合规评估。

继8月18日华盛顿峰会后,西方领导人将于9月4日在巴黎再次会晤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1日】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本周四(9月4日)在巴黎召集与乌克兰相关的高层会谈,议题聚焦对乌“安全保障”与战后安保安排,被视为8月18日华盛顿会谈的延续。 多家媒体引述《金融时报》与多名外交消息人士称,预计与会者包括:美国总统川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述名单仍以“预计/计划”为主,爱丽舍宫与白宫截至发稿尚未发布完整与会名单。

欧洲拟定“相当具体”的战后乌克兰多国部队部署方案,美方提供指挥与情报作为“后盾”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8月31日】 《金融时报》8月31日刊出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专访。她披露:欧洲多国正在拟定“相当具体”(pretty precise)的战后对乌克兰多国部队部署方案,将由欧洲主导,而美国将作为“后盾”提供指挥控制、情报与监视等关键支撑。她并称,相关协调源自8月中旬在华盛顿与川普总统、泽连斯基及多名欧洲领导人的会晤,9月4日还将在巴黎继续推进。 部队设想与规模:受访信息显示,方案考虑在停火/和平协议后派出数万名欧洲军人进驻乌克兰,作为对乌安全保障的核心支柱;最终是否派出、派多少,由各成员国自行作出政治决定。美方不会派地面部队作战,但将以指挥控制(C2)、情报/监视(ISR)等方式“在后台”支撑这支欧洲主导的多国部队。 华盛顿与巴黎两条线并行:冯德莱恩将上述设想,置于美欧高层协同的脉络中:8月18日,欧洲多位领导人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与川普总统会谈,达成欧洲主导、安全保障“后盾”由美方提供的共识;随后由法国牵头在巴黎续谈,进一步敲定细节。白宫与爱丽舍宫的公开页面均可见当日多边会晤与“自愿者联盟”相关动向。 资金与工业-1750亿美元“贷款买武器”池:除部队问题,她强调长期资金与工业能力同样关键。欧盟今年推出的 欧洲安全行动防务贷款工具(约1750亿美元)已被成员国“几乎订满/全部认购”,委员会正鼓励各国借此与乌克兰国防企业联合生产,或以该资金采购武器转交乌军。后续还将在欧盟预算与“就绪 2030 路线图”下,优先投向防空反导、无人系统、网络能力等短板领域。 战后定位:威慑为主,欧洲“负主责”。专访把“战后多国部队+可持续资金+联合生产”的三件事捆在一起: 总之,欧洲打算把“战后在乌克兰驻军”这张牌从概念变成方案,由欧洲牵头、人力为主,美方以指挥控制和情报/监视作“后盾”;同时用1750亿美元贷款池撬动军工联合生产与持续军费,形成“部队+资金+工业”的三位一体安全保障。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