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提议:欧洲主导乌克兰维和与空防机制 美方提供“关键赋能”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8月27日】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近日告知英法意等主要欧洲盟国:若由欧洲主导在乌克兰境内与上空建立“维和行动+空中防护盾”,华盛顿愿提供“关键赋能”,包括情报、监视与侦察(ISR)、指挥与控制(C2),以及军机、后勤与地基雷达等空防资产,用以在停火或战后框架下实施战场监督、支撑欧洲执行的禁飞/空防措施;但美方不承诺派出地面部队,且该方案以欧洲承诺向乌克兰部署“数以万计”兵力为前提。
多名官员称,上述提议是在过去数日美欧安全与军方高层密集磋商中提出,核心设想是由“意愿者联盟”(以英、法为轴心)牵头,在乌克兰境内建立分层安保;美方提供航空与情报等后台支撑,欧洲负担主要兵力与现场执行。有分析转引称,选项之一是在接触线两侧设定非军事区,由“中立维和力量”巡逻,乌军在其后沿线防御;若俄方违反协议,欧洲可在美方“战略赋能”支援下快速介入空域管制与拦截。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 Kyiv Post
作为背景,欧洲内部对“战后/停火安保机制”与“乌克兰上空防护”已讨论数月:从今年春季提出的欧洲版“空中盾牌/Sky Shield”,到今夏在伦敦与巴黎牵头下的更具体兵力与空域方案,均强调在北约架构之外、以欧洲为主实施,但普遍承认离不开美国在预警、指挥、情报与空防资源方面的支撑能力。此次美方口头承诺被视为立场进展,但最终落地仍取决于欧洲是否愿意并有能力实派大规模部队与承担长期财政成本。卫报
在更广阔的谈判脉络下,路透此前披露,美欧军事与国家安全顾问层面已就一揽子军事选项开展规划,供各国领导“酌情考虑”;华盛顿邮报亦称,若“安全保证”成形,将使克里姆林宫面临长期的被动局面,但欧洲内部政治与资源分配仍是关键变数。整体而言,这一“美支撑—欧主导”的安全框架,意在在不让美军“靴子落地”的前提下,为乌克兰构建一套可执行、可持续的战后威慑与空域防护机制。Reuters The Washington Post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