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卫生部内部指示:全国医院2026年3月前完成战备,充当盟军伤员“后方基地”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2日】

法国卫生部于2025年7月18日向各大区卫生局(ARS)下达内部指示,要求全国医院体系最迟在2026年3月前完成面向欧洲“重大军事介入”情景的战时医疗准备。文件将法国定位为盟军伤员的“后方基地”,并在与北约/欧盟协同的框架下,预设大规模后送与收治流程。该指示由《鸭鸣报》先披露,法新社已查阅,随后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与印证。

在能力指标上,预案要求体系在 10—180 天窗口内,具备接收与处置 1万—5万 名伤员的承载能力;全国层面要能够连续 60 天,日均 100 例,并能承受连续 3 天日峰值 250 例的冲击负荷。为实现高效流转,文件要求在港口、机场、火车站与公路枢纽附近设置医疗转运中心(CMT),承担“快速分诊—稳定—再转运/回送”的任务,必要时将已稳定的盟军人员回送本国。

人力与学科准备方面,指示明确对全体医护(不分执业部门与专科)进行广泛动员,必要时并入法军卫生局(SSA)体系协同作业;同时强化战创伤学与心理创伤/康复(PTSD、物理医学与康复)能力,适配高强度冲突的典型伤情谱与长期康复需求。

Related Articles

美财长贝森特谈到对俄二级制裁:一切选项都摆在桌面上,本周将会对这些选项进行严格审视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2日】 2025年9月1日,美财政贝森特接受 Fox 采访时说到: 自从那场历史性的安克雷奇会晤以来,自那通电话以来,在随后的那个星期一,欧洲各国领导人和泽连斯基总统在白宫的时候,普京总统所作所为与他表示想做的完全相反。事实上,他以一种卑劣的方式加大了轰炸行动。 所以我认为,在川普总统这里,一切选项都摆在桌面上,而且我们本周将会对这些选项进行非常严格的审视。

马杜罗求生欲拉满:从“百年威胁”到“武装共和国”的自救叙事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2日】 加勒比海局势骤紧之下,尼古拉斯·马杜罗把国家叙事拉到“生死存亡”的高度,同时又向外界抛出多个“台阶”,一边高声对抗、一边低姿求和、还不忘招财引资,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在对外媒的发布会上,他先把外部压力最大化,直接定性为“百年级别”的安全威胁——“委内瑞拉正面对我们大陆在过去100年所经历过的最大威胁。8艘军舰携带1,200枚导弹,还有一艘核潜艇,正对准委内瑞拉。这是夸张至极的威胁,站不住脚、不道德而且绝对是犯罪行为。”随即亮出国内动员牌,将抵抗意志与社会组织化绑定在一起:“如果委内瑞拉遭到攻击,我们将立即转入武装斗争,以捍卫我们的领土。我依照宪法宣布建立一个‘武装的共和国’,我们已经达到一个综合统计数:共有820万名委内瑞拉人——包括应征者、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站出来表示‘我已做好准备’。征募将是连续而常态的,武装部队会公布常设的报名点。现在有很多人想要报名,因为全国在为保卫祖国而参军问题上已形成共识。” 面对华盛顿,他又抛出可操作议题,把“反毒”当作对话接口:“如果您,川普总统,认真想谈一场结束贩毒的斗争,委内瑞拉有经验,我们谦逊地说我们有经验,而且有具体成果。”这既是自证“合法性”的话术,也是为潜在缓和预留空间。 而在欧洲方向,他索性把招商信号开到最大,公开对冲制裁风险:“你们(欧洲国家)还要在多长时间里屈从于华盛顿的指示?在这里你们是自由的,来这里进行生产吧——无论是持证还是无证,都继续生产。凡是想在委内瑞拉进行石油投资的人,始终在委内瑞拉法律和宪法框架下受到欢迎。我们不认可美国的制裁。” 把威胁拔到顶、把动员喊到满、把合作抛到明、把招商摆到台面上——这就是马杜罗此刻的政治生存学:以最强对抗姿态争取最大谈判空间,以最足求和信号换取最现实的喘息机会。一句话,求生欲拉满。

俄罗斯“黄俄计划”取得重大进展:拿到免签、签下天然气大单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2日】 2025年9月2日,中共外交部记者会上自问自答:中共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人员可免办签入境。 2025年9月2日,俄罗斯、中共国、蒙古三国领导人签署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要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PoS-2)天然气管道以及其经蒙古境内的,名为“东方联盟”的过境段。项目目标是每年自俄罗斯向中国输送最多 500 亿立方米,合同期 30 年;但商业条款(尤其价格、开工时间)仍待细化。作为配套,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还把现有两条线路的年供气量上调:东线“西伯利亚力量”由 380 亿提高到 440 亿立方米,“远东路线”由 100 亿提高到 120 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席米勒称,经 “西伯利亚力量-2” 向华供气的价格会“低于欧洲客户价格”,但最终定价将单独谈。 东线管道(Power of Siberia)现有线路经过:自黑龙江省黑河进入中国;向南继续穿越 黑龙江—吉林—河北—天津、北京地区,最终到达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 Power…

Response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1. 原始留言者: Wen_Gu (由系统自动同步)
    🔹为什么说这一定是和中共国开战而不是与俄罗斯的战争部署?(AI根据路德社模型分析) ① 时间窗口的设计 • 文件要求 2026年3月前 完成部署。 •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四年(2022→2025),即使冲突升级,也不太可能拖到 2026 再突然大规模爆发。 • 而美欧对华全面军事准备的战略窗口,多数智库和北约文件指向 2025–2027 之间的台海/印太冲突。法国将医疗体系预置到 2026,时间契合的是“中共国作战周期”,而非俄乌。 ⸻ ② 伤员规模的指标 • 预案明确提出:1万–5万名伤员,且要能承受 连续60天高强度后送。 • 在欧洲本土与俄罗斯的冲突,不太可能有如此大规模的盟军跨境伤员涌入法国(波兰、德国、波罗的海三国更近,会先消耗)。 • 但若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军在 印太与中共交战,法国本土就会成为“安全后方”——利用欧洲医疗网络收治盟军伤员,符合这种规模设定。 ⸻ ③ 协同机制的表述 • 文件强调法国作为 “后方基地”,并且是 北约/欧盟框架下的统一协同。 • 若是对俄战争,法国更可能是“前线支持”或“东翼增援”。 • 把法国定位成“后方基地”更像是:印太爆发战争 → 北约欧洲盟国不直接参战,但承担后送与医疗保障。 ⸻ ④ 中共才是美欧战略的 长期对手 • 对俄罗斯:美国和欧盟已经通过乌克兰战场消耗+经济制裁,将其限制在地区威胁层面。 • 对中共:美欧文件多次点明它是“系统性对手”,未来十年最危险的冲突点就是台海、南海。 • 法国的医疗战备计划,显然更符合“持久、高烈度、跨大洲”的战争模式,而这正是对付中共的逻辑。 ⸻ ⑤ 舆论掩护与“虚晃” • 法国选择由《鸭鸣报》先曝光,媒体解读时更多指向“俄罗斯威胁”,这是最容易被公众接受的“表面理由”。 • 但真正规模、时间点和战略功能,都明显指向未来 对中共的战争预案。 ⸻ ✅ 总结一句话: 如果是和俄罗斯开战,法国不会把自己定位成“后方基地”,更不会规划 5万规模的远程伤员收治;这种 跨大洲、长期、大规模的后送体系,逻辑上只有在美欧准备与 中共国开战 的情况下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