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国家说炸就炸?习共吓得心惊胆寒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9月10日】
9月10日以中共官媒中国新闻网刊出一篇《色列空袭海湾富国,国际社会震惊:主权国家说炸就炸?》,同时,胡锡进的一篇《这都可以炸,以色列惊醒了全世界!》表达出了同样的惊恐。中共这套“主权说炸就炸”的哭腔,一听就知道心虚了。以色列在多哈突袭的目标,是长期以卡塔尔为庇护所、直接参与并指挥屠杀与火箭袭击的哈马斯高层;军方自己认领、自己担责,行动意图与对象都极为清楚。可一到中共这儿,就被翻译成“主权国家无预警挨炸、国际秩序崩塌”。为什么非要把一场对恐怖组织指挥层的定点清除,硬拗成对“主权”的冒犯?因为卡塔尔对中共来说不是普通国家,它是中共在海湾的“后场”——资金、话语、工程与信息通道的交叉口,是中共惯用的“借壳发声”和“灰区外包”的理想舞台。这个壳一旦被打穿,最怕的不是哈马斯,而是中共那套靠第三地躲避代价、把战争与恐袭外包给代理人的玩法被当面拆穿。
中共宣教口径里,主权是挡箭牌,恐怖组织是“调解对象”,卡塔尔是“中立平台”。真实世界里,哈马斯把多哈当安全屋,把“谈判”当续命工具;一边在卡塔尔享受庇护,一边对以色列平民发动袭击。以色列这次做了两件事:第一,证明“你躲在谁家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做了什么”;第二,给所有为恐团提供后勤、资金、指挥节点的东道国与赞助者一个明牌——“主权”不是恐怖活动的防弹衣。中共急着跳出来大谈“侵权”“国际法”,不是替卡塔尔操心,而是替自己害怕:一旦对“代理人+第三地”网络的打击成为常态,谁还会卖中共“灰色外包”的面子?谁还敢继续当中共在中东的舆论与资本跳板?
更可笑的是,中共把美国拉进来当背景板,摆出一副“美以勾连、撕毁秩序”的姿势,好像只要把锅扣到华盛顿头上,哈马斯就能洗白,多哈就能回到“什么都没发生”。问题在于,以色列公开独立承责,本就是对“主权观念”的一次正本清源:主权不是纵容恐怖组织的盾牌,东道国的“中立”不等于给恐怖指挥链提供零风险的枢纽。中共把“国际法”挂在嘴边,却对恐袭受害者与被绑架者的权利只字不提,对恐怖组织长期把谈判当人质交易市场装瞎失明——这不是法理,这是选边站。
以色列这一击,真正打疼的是中共的“心理安全区”。中共在海湾长期经营的,是影响力、话语权与资金流的复合体系:体育外交与工程承包撑门面,能源金融与媒体网络织地毯,关键时刻还能把各种极端势力包装成“谈判方”,借他们在第三地放话。多哈被打响一炮,等于告诉所有配合这套把戏的参与者:为恐怖网络提供庇护与后勤,同样会被计入战争账本。中共当然紧张,因为这条“借壳发声、以小博大、把成本外包给别人”的路子,一旦被以色列、美欧、海湾主流国家按节点清除,留给中共在中东的空间就只剩下买单与挨打。
所以,中共现在拼命把舆论话术拉回“主权不可侵犯”的道德高地,装作自己是秩序守护者,试图把一场对恐怖组织高层的精准清除,抹成对一个富国的“无差别轰炸”。问题是,谁在把“主权”当遮羞布,谁在把恐怖主义当棋子,谁最害怕“代理人战争”被连根拔起,读者心里有数。以色列在多哈的行动不是把规矩打烂,而是把规矩说透:你可以谈判,但不能靠“第三地+代理人”无限延命;你可以主权,但不能把主权当恐袭的免死金牌。中共的惊慌失措,恰恰说明这一次,炮火并没有偏题。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