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称“距在火星发现生命最近一次”:毅力号在耶泽罗陨坑取样发现潜在生物印迹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11日】
《时代》9月11日报道,NASA“毅力号”火星车在耶泽罗陨坑古湖区的一处河谷钻取样本,检测到与地球微生物代谢相关的矿物与纹理组合;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自然》。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9月10日的发布会上称,这是“我们距在火星发现生命最近的一次”。
毅力号于2021年2月在耶泽罗陨坑着陆后向西驶向古三角洲区,至2024年7月已行进约18英里,抵达一条约四分之一英里宽的河谷,并在一块长约3.2英尺、被昵称为“Cheyava Falls”的岩石上取样。图像显示该岩石遍布红、绿、紫、蓝等色带,夹杂“罂粟籽”样细点与“豹纹斑”样淡黄花纹。就地光谱与成像仪器分析表明:红色对应富铁泥质,紫色含铁与磷,黄绿色含铁与硫——这些元素在地球环境中常作为微生物“能量与代谢的供给线”。
在这些“罂粟籽”与“豹纹斑”特征处,仪器检出两种富铁矿物:维维安石(vivianite)与磁黄铁矿(greigite)。前者在地球泥炭地与有机质腐解环境中常见,二者亦都可能由微生物活动生成。论文第一作者、毅力号科学团队成员乔尔·赫洛维茨(Joel Hurowitz)在发布会上表示,这种“泥和有机质混合、并生成特定铁磷/铁硫矿物”的组合,在地球沉积物中与微生物代谢副产物相吻合。
NASA亦强调科学表述的审慎:此次发现被界定为“潜在生物印迹”(potential biosignature)——即“可能具有生物起源,但需更多数据方可下结论的物质或结构”。毅力号项目科学家凯蒂·斯塔克·摩根(Katie Stack Morgan)表示,将此类重要发现纳入同行评审是关键一步,但并不意味着已确认生命存在。赫洛维茨补充称,存在非生物成因的可能性尚无法排除,下一步需要在地面实验室开展更多研究,最终仍以样本返回地球后的综合分析作实锤判断。
按照既定构想,毅力号携带的43枚钛合金取样管正被逐步填装并投放在地表作为“面包屑”式缓存;后续“火星样本返回”(MSR)计划将由一台小型采集车回收样本,转交火星起飞器送入轨道,再与欧洲航天局的“地球返回轨道器”对接,将样本带回地球。然而,除毅力号外,“火星样本返回”接力链条的其他关键硬件尚未建造。《时代》称,川普总统今年5月初提出的预算请求拟将NASA经费削减约24%,“火星样本返回”是被拟取消的项目之一;相关预算仍待国会裁决。达菲在发布会上表示,NASA正“审视预算与进度,评估更高效的花费方式与更快回样的技术路径”,并未明确放弃“火星样本返回”。
在华盛顿围绕NASA未来方向仍有争论之际,毅力号团队将继续沿河道与三角洲区作业,寻找火星远古潜在生命活动的更多线索。无论最终结论如何,此次“Cheyava Falls”样本的矿物—纹理证据,被视为人类在火星生命探索道路上的又一关键台阶。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