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国务卿:将对“为科克遇刺叫好”的外国人采取签证措施

【路德社·简讯 ET 2025年9月10日】 9月10日,川普总统的传奇支持者查理·科克在犹他谷大学造枪击暗杀 犹他谷大学这场活动是查理·科克领导的“美国转折点”(TPUSA)发起的「美国复兴巡回」首站,地点在校园索伦森中心庭院,为户外演讲+问答形式,现场人群密集。 约中午12时(当地时间)进入问答环节。有人提问“过去十年美国发生了多少起大规模枪击?”科克反问“算不算帮派暴力?”随即传出一声枪响,子弹击中其颈部,他自椅上仰倒,现场惊呼、卧倒、奔散。 在场的犹他州前众议员杰森·查菲茨向福克斯新闻表示,枪击发生在科克答问过程中:“第一个问题谈宗教,他讲了大约15到20分钟。第二个问题涉及跨性别枪手及造成多名受害者的枪手。就在他回答时,枪响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涉及跨性别枪手及造成多名受害者的枪手”,查理·科克 贴文:“如果我们想要事情改变,把对 Iryna Zarutska(乌克兰女孩) 的这起无端谋杀政治化是百分之百必要的,因为正是政治让一个有 14 次前科的凶残恶魔得以在街头自由活动并将她杀害。” 查理·科克(Charlie Kirk) 查理·科克(Charlie Kirk)是川普总统阵营中最核心、最长期的青年保守派盟友之一,主打校园与基层动员;他多次为川普站台,也多次邀请川普在其主办活动上演讲。 科克是保守派学生组织“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TPUSA)的联合创办人兼 CEO,并领导其政治行动分支 Turning Point Action(TPAction),长期被视为“川普阵营”的青年动员中枢。2024…
中共和俄罗斯正寻求在美洲建立太空作战设施,其中很可能包括反空间作战活动。“两国正在部署范围广泛的相关武器,从卫星通信干扰、GPS 干扰与网络攻击等可逆的非动能系统,到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与共轨反卫星武器,都在让友方卫星面临风险“
【路德社·报道 ET 2025年9月11日】 《时代》9月11日报道,NASA“毅力号”火星车在耶泽罗陨坑古湖区的一处河谷钻取样本,检测到与地球微生物代谢相关的矿物与纹理组合;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自然》。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在9月10日的发布会上称,这是“我们距在火星发现生命最近的一次”。 毅力号于2021年2月在耶泽罗陨坑着陆后向西驶向古三角洲区,至2024年7月已行进约18英里,抵达一条约四分之一英里宽的河谷,并在一块长约3.2英尺、被昵称为“Cheyava Falls”的岩石上取样。图像显示该岩石遍布红、绿、紫、蓝等色带,夹杂“罂粟籽”样细点与“豹纹斑”样淡黄花纹。就地光谱与成像仪器分析表明:红色对应富铁泥质,紫色含铁与磷,黄绿色含铁与硫——这些元素在地球环境中常作为微生物“能量与代谢的供给线”。 在这些“罂粟籽”与“豹纹斑”特征处,仪器检出两种富铁矿物:维维安石(vivianite)与磁黄铁矿(greigite)。前者在地球泥炭地与有机质腐解环境中常见,二者亦都可能由微生物活动生成。论文第一作者、毅力号科学团队成员乔尔·赫洛维茨(Joel Hurowitz)在发布会上表示,这种“泥和有机质混合、并生成特定铁磷/铁硫矿物”的组合,在地球沉积物中与微生物代谢副产物相吻合。 NASA亦强调科学表述的审慎:此次发现被界定为“潜在生物印迹”(potential biosignature)——即“可能具有生物起源,但需更多数据方可下结论的物质或结构”。毅力号项目科学家凯蒂·斯塔克·摩根(Katie Stack Morgan)表示,将此类重要发现纳入同行评审是关键一步,但并不意味着已确认生命存在。赫洛维茨补充称,存在非生物成因的可能性尚无法排除,下一步需要在地面实验室开展更多研究,最终仍以样本返回地球后的综合分析作实锤判断。 按照既定构想,毅力号携带的43枚钛合金取样管正被逐步填装并投放在地表作为“面包屑”式缓存;后续“火星样本返回”(MSR)计划将由一台小型采集车回收样本,转交火星起飞器送入轨道,再与欧洲航天局的“地球返回轨道器”对接,将样本带回地球。然而,除毅力号外,“火星样本返回”接力链条的其他关键硬件尚未建造。《时代》称,川普总统今年5月初提出的预算请求拟将NASA经费削减约24%,“火星样本返回”是被拟取消的项目之一;相关预算仍待国会裁决。达菲在发布会上表示,NASA正“审视预算与进度,评估更高效的花费方式与更快回样的技术路径”,并未明确放弃“火星样本返回”。 在华盛顿围绕NASA未来方向仍有争论之际,毅力号团队将继续沿河道与三角洲区作业,寻找火星远古潜在生命活动的更多线索。无论最终结论如何,此次“Cheyava Falls”样本的矿物—纹理证据,被视为人类在火星生命探索道路上的又一关键台阶。
【路德社·简评 ET 2025年9月11日】 NASA最近收紧了对中共国公民的管理,这件事在美国国内新闻里有报道,在中共的宣传渠道里也被大肆渲染。外界常说“NASA限制签证”,但真实情况并不是去吊销谁的签证,而是限制持美国签证的中国公民参与NASA的项目,重点在“访问控制”。 限制的范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实体门禁,以往一些研究生、承包商、合作高校的科研人员可以自由进出NASA的园区和实验设施,如今全部被列入白名单制度,需要逐一复核。第二是网络与资料系统,内部账号被锁定,代码库、材料库、邮件域以及视频会议系统都被收紧,统一重配权限。第三是会议参与,凡是与项目相关的会议,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都要提前登记,临时邀请和随意加入一律禁止。第四是适用范围,过去“承包商”或“学术合作”这种灰色地带还能绕开限制,现在一刀切地全部纳入。 这一系列动作从9月5日开始执行,9月10日NASA发言人正式对外确认。 接下来NASA要做的,并不是临时性的情绪反应,而是制度化、标准化。按照NASA以往的做法,它会向各个研究中心、承包商下发统一的书面通知,把外籍访问的判定标准和流程收拢,取消各自为政的口径;会逐条复核外籍人员的门禁和网络账号,用“最小必要”权限重新发放;在合同和科研资助条款里加上明确的限制,把高校和承包商都绑在同一套合规体系里;同时把出口管制和所谓“视同出口”的条款嵌入科研流程,把涉及源代码、仿真模型、任务规划等关键数据做分级管理。核心目的就是堵漏洞,让合规变成闭环。 面对这一现实,中共的宣传口径立刻运转起来。观察者网的文章《真怕了!美国NASA宣称:禁止中国公民参与机构项目》就是典型例子:一开头就贴标签,说NASA有“被迫害妄想症”,说这是“故步自封”;接着偷换概念,把“限制访问”说成“禁止中国人”,好像连签证资格都不承认了;再拿“中方开放共享月壤样品”作对比,指责NASA“自卑”,却把真正的原因,国会立法的《沃尔夫条款》故意忽略;最后拼接叙事,把NASA代理局长在内部讲话里的强硬表态、2030年计划建造月面核反应堆这些节点拼成一幅“美国焦虑、方寸大乱”的画面。 仔细分析,这一套话术完全是倒置因果。NASA的限制措施不是出于“怕中国”,而是出于法律与合规《沃尔夫条款》从2011年就写在国会拨款法里,NASA只是把执行口径统一化。代理局长的那句“要是中国先登月我就活见鬼了”,是内部动员的政治话语,用来压缩任务时间表,而不是失态。月面核电的2030节点,是路线规划中的战略动作,而不是临时慌乱。换句话说,美国方面是在堵漏洞、抢时间;中共的宣传则是把这一切翻译成“怕中国”。 这就是叙事上的错位。制度性动作被说成心理恐惧,战略动员被说成慌乱不安。读清楚这一点,就能明白局势的实质:美国在收口漏洞、压实里程碑,中共则在用民族情绪掩盖事实。
Co-Founder of the Sinaloa Cartel, Ismael ‘El Mayo’ Zambada Garcia, Pleads Guilty to Engaging in a Continuing Criminal Enterprise and Racketeering 2025年8月25日即刻发布公共事务办公室 来自墨西哥锡那罗亚的伊斯梅尔·桑巴达·加西亚(Ismael Zambada Garcia),外号“El…
There was a problem reporting this post.
Please confirm you want to block this member.
You will no longer be able to:
Please note: This action will also remove this member from your connections and send a report to the site admin. Please allow a few minutes for this process to complete.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