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社建楼讨论区

寻找答案、提出问题,并与我们
遍布全球的社区建立联系。

路德社讨论区 Forums 历史及人物–那些从小没被教过的人和事 日本为什么要袭击珍珠港?说日本驻美大使是因为堵车才晚送达给美开战声明是正确的吗?

  • 日本为什么要袭击珍珠港?说日本驻美大使是因为堵车才晚送达给美开战声明是正确的吗?

    Posted by friedrich on 2025年8月15日 at pm9:47

    1941年,日本在中国战场陷入长期消耗,同时对东南亚的资源,尤其是石油、橡胶、锡,产生了巨大的依赖。美国、英国、荷兰先后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尤其是1941年7月美国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切断石油供应,这对高度依赖进口燃料的日本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日本海军评估,如果不在半年到一年内夺取东南亚的资源区,就会因燃料枯竭而失去作战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就必须先发制人,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争取半年到一年的战略自由期,从而完成南方资源圈的占领。珍珠港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袭击它可以摧毁战列舰主力,延缓美军反击的时间。日本高层希望通过这样一次重创,让美国因短期内无法恢复力量而被迫谈判,从而实现速战速决。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美国的工业能力和国民的战争动员力,这场袭击反而坚定了美国全面参战的决心。

    按照日本的外交安排,袭击珍珠港前,日本政府计划向美国递交一份包含十四段内容的文件,这并非正式的宣战书,而是宣告谈判破裂的通告。东京方面在袭击当天凌晨发出密电,要求驻美大使馆在华盛顿时间下午一点前将文件递交给美国国务卿赫尔。但由于日本使馆工作人员在加密、译电、打字和整理文件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直到当天中午才准备妥当。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与特使来栖三郎在13时05分左右才进入赫尔办公室,而此时袭击已在夏威夷时间7时55分开始,也就是华盛顿时间13时25分。赫尔在读到文件时,珍珠港已经硝烟弥漫。

    战后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日方迟到是因为途中遇到华盛顿周日教堂车流的阻塞。然而,美国和日本的档案均显示,延误的主要原因并非交通,而是使馆内部在翻译、打字、装订过程中耗时过长,加上东京方面为了保密而在最后一刻才下令行动,才导致错过预定时间。堵车确实存在,但只是微不足道的插曲,更像是战后为掩饰外交失误而找的理由。

    按照国际惯例,交战国应在开战前递交宣战书或断交通告。由于日本的延迟,珍珠港遭袭发生在通告送达之前,美国因此将事件认定为蓄意偷袭,并在对日宣传中强化了“卑鄙无耻”的形象。日本战后有官员辩称,这只是执行不力而非刻意为之,但多数史学研究认为,即便按原计划准时送达,美国收到文件的时间也会与袭击几乎同时,在效果上依旧会被视为突然袭击。这场延迟不仅成为美国谴责日本的重要证据,也使珍珠港事件在世界舆论中牢固地被贴上了“偷袭”的标签

    friedrich replied 1 week, 1 day ago 1 Member · 0 Replies
  • 0 Replies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Log in to reply.